上海花千坊

故事讲述注意事项

时间:2023-01-02 18:07:07 注意事项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故事讲述注意事项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吸引着幼儿,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诸于行动。通过故事,还能增长幼儿知识,发展智力,使幼儿获得美感,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所谓教师讲述故事,是指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生动而有感情地把故事讲给幼儿听,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故事中的词句和内容,使幼儿受到教育和感染。教师在选好教材、熟悉教材、制定教案、准备教具等步骤后,就要进行实施讲述故事的过程了。而教师如何组织讲述故事这一过程,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策略:

故事讲述注意事项

一、 创设环境,设计好开场白,激发幼儿的兴趣。

在讲故事以前,要注意环境的整洁,不要在身旁放置多余物品,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同时,要使每个幼儿都能看清楚教具和教师的表情、动作,教师也能边讲故事边看幼儿,便于进行感情交流。此外,教师还要讲好开场白,一般可用富有感情的语调,与幼儿进行简短的谈话,激发他们听故事的兴趣和愿望。

例如,教师在讲《小红帽》前,可先问幼儿:“你们喜欢戴帽子吗?”“都戴什么帽子?”幼儿回答后,教师接着说:“现在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小红帽的故事,小红帽是一顶帽子吗?请你们听听故事再告诉我。”这样幼儿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迫切想知道个究竟,而全神贯注地听讲故事。

再如,在讲《拔萝卜》的故事前,教师可先出示一个大大的萝卜,请幼儿看看,想想,然后说:“这么大的萝卜是谁种的呢?他拔得出来吗?请听故事拔萝卜。”短短几句话,吸引了幼儿,使他们集中注意地听故事。

二、 教师充满感情地、生动流畅地讲述故事。

教师在讲故事时,必须充满感情,并努力把故事讲得生动、流畅,使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开展,与故事中的人物一起高兴、着急或难过,犹如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为些,教师在讲述故事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用普通话讲故事、正确表达故事内容。

有些农村幼儿园教师在讲故事时,用上乡音,让幼儿似懂非懂。教师必须用普通话讲故事,并注意咬字发音准确,不说错字音。对故事中的段落、层次、人物、事件等基本上都要照原文讲,尤其是关键的词句、重复的句子必须一定不差。因为故事是借助文学语文来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随便更改精彩的词句,会削弱故事的感染力。如果教师觉得原文中某些词句过深,不适合本班幼儿的理解水平,可以事先琢磨,改用合适的词句,而不要临时随便更改。这样,才能将故事主题、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等表达得恰如其分。

2、 用语调、表情、动作等渲染气氛,将故事讲得生动而有感情。

讲故事要讲究口头语言的表达艺术。要把故事讲得生动、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师讲述时必须充满感情。

教师要努力在“讲”字上下功夫,即不照书背,更不照书念,而是深入到故事情境中去,将自己同故事中人物的感情交融在一起,才能将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使幼儿听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教师的感情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语调。

教师要根据故事内容的需要,处理好声音的亮低、速度的快慢和语调的变化,使自己的语言同故事内容相协调。

讲《小兔乖乖》时,教师用稚嫩的声音、较快的速度、活泼的语调讲小兔说的话,用好听的声音、中等的速度、亲切的语调讲兔妈妈说的话,用粗哑的

声音、凶狠而虚假的语调讲大灰狼说的话,使幼儿一听就能将故事中的角色区分开来。

讲故事时,教师声音的高低以全班幼儿都能听到为宜,但要根据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如讲悄悄话时声音要轻,在远处唤人时音调要高些、速度稍慢些,可有拖音。讲到重点部分时,声音可适当提高些,以引起幼儿的注意,或作适当的重复,加深印象。

讲故事的速度不要太快,如果对小班幼儿,更要讲得慢些。还要根据情节的发展,有时讲得急促,有时讲得缓慢些,有时还可做短暂的停顿。

教师的语调要注意符合人物的性格,表现出人物喜怒哀乐的感情以及怀疑、坚定、害怕等语气。

有时,教师还可用一些拟声词来描述环境气氛,增强效果。如用“呼呼呼”的声音形容刮风,用“哗哗哗” 的声音形容流水、用“滴哒滴哒” 的声音形容下雨等。

(2) 表情、动作。

讲述故事时,教师的表情要真实、自然,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为语言表达起辅助作用。例如,讲到情况紧急,脸部表情要紧张;讲到高兴的地方,要眉开眼笑;讲到羞愧的地方,要眼睛朝下,难为情地低下头去;讲到坏主意时,眼珠就要滴溜溜一转,使幼儿感到真实可信。必要时,还可用动作、手势加以夸张、强化。但动作要加得恰当,用得适度,不要过多过大,以免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听故事的效果。

《故事讲述注意事项》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对新词要作适当的讲解。

在讲述故事中,遇到幼儿较陌生的词句,教师要作适当的讲解,使他们理解意思。有的词句可在讲故事前讲解,以扫除障碍。有的新词可以在讲述中间

自然进行,可请幼儿自己讲解,也可由教师讲解。如〈聪明的乌龟〉中的“故意”,就是“存心、有意”的意思。总之,讲解应尽量简短,以免打断幼儿听故事的思路。

4、吸引全体幼儿认真听故事。

只要教师能充满感情、生动流畅地讲故事,一般都能吸引幼儿饶有兴趣地听讲故事。如发现有个别幼儿不注意听讲,教师尽量不要轻易中断故事,同时,应及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灵活处理。例如,用手势、注视等暗示他们;提高或降低讲述的声音以引起注意;边讲故事边走过去,帮助幼儿将手里的东西放进口袋,或让不注意倾听的幼儿回答故事中一个简短的问题等。总之,教师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方法使一些幼儿从不注意听故事转变为倾听故事。不要因为个别幼儿不听而停止讲述,更不要采取训斥的办法,以致影响全体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和破坏故事的完整性。

5、短小的故事一节课可讲多遍。

一个好的故事,幼儿百听不厌。他们在多次反复听讲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感受到故事情节、语言、意境的美。为了充分发挥故事作品的作用,在一节课中尽量地多讲几遍。一般短小的故事,一节课中可讲二三遍,但每遍的要求应有所不同,逐步提高。讲第一遍,要求幼儿记住故事的名称、角色,对内容有个粗浅的印象。第二遍重点应让幼儿记住主要情节,理解内容,学习词句。然后,讲第三遍,让幼儿进行欣赏,加深印象,发展美感。

三、在讲述中直观教具的应用。

幼儿年龄小,思维具有形象性,讲故事如能和演示直观相结合,就能使幼儿具体形象地感知故事内容,加深印象。演示教具应注意:

讲第一遍,一般不使用教具,或只出示故事中的角色就够了。在幼儿对故事内容和语言毫无了解的情况下,主要要求幼儿集中注意听讲故事,感知故事的内容和语言,避免因教具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当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后,教师就可运用教具讲第二遍故事了,使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故事内容,加深理解。

教具放置的位置要考虑到能使全班幼儿都看得到,教师注意不要使自己的身体挡住教具而遮掉幼儿的祖母。教具应伴随着教师的讲述而逐步出示,角色的放置要合理,并注意画面的美观。如果教具是活动的,要随着情节的发展移动或变换图上的角色。

让幼儿自己操作的教具,一般在讲述第三遍故事时才使用。这时,幼儿已理解了故事内容,记住了故事中角色的一些对话,也想象了角色的动作,就可以边听教师讲故事,边自己操作教具,进行即兴故事表演,再现故事情境。如听了《小兔乖乖》的故事后,幼儿戴上头饰,分别扮演三个小兔子、兔妈妈、大灰狼,并学讲角色对话,这能使幼儿感到喜悦和满足。

四、故事教学中的提问。

故事教学中的提问,可以分为在讲述故事中的插问和在讲述故事后的提问两种。

1、讲述故事中的插问。

讲故事时,为了吸引幼儿全神贯注地听,一般不要插问,以免打断幼儿的思路,影响故事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但在某种情况下,作出简短的插问也是可以的。

有时,讲到重点情节处,为引起幼儿注意,加深印象,插个问题,让幼儿重述一遍,或自问自答。如讲《小猫钓鱼》的故事,讲到猫妈妈告诉小猫,钓

鱼要一心一意,三心二意是做不好事情的时候,教师可以问:“猫妈妈是怎样告诉小猫的?”请个别幼儿回答或请全体幼儿重述一遍,再继续讲故事。

有时,也可在讲到关键的地方提个问题,启发幼儿思考,让他们想象故事情节的开展。如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讲到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小朋友们有的吓哭了,有的吓跑了,只有司马光不哭也不跑,他在那里想办法。这时,教师可以插个问题:“司马光能想什么办法救这个小朋友呢?”启发幼儿积极思维,讲出救小朋友的各种办法后,教师再继续把故事讲完。

2、讲述故事后的提问。

故事讲完以后,为了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可以提一些问题,让幼儿思考、回答。提问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帮助幼儿记住故事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

一般是在教师讲完第一遍故事以后,可以问幼儿:刚才听的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谁?故事里讲了些什么事情?这样可以了解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印象。

(2) 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主题。

一般在教师讲第二遍故事以后提问。如讲《聪明的乌龟》故事后,可以问幼儿:乌龟为什么要咬住狐狸的尾巴,而不开口说话?乌龟听到狐狸要把它扔到开上去和火里去时,这是怎么说的?它真的喜欢到这些地方去吗?乌龟听到狐狸要把它扔到水里去时,又怎么说?它为什么要这样说?最后,它又是怎样战胜狐狸的?

《故事讲述注意事项》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在幼儿分析、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再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说这是一只聪明的乌龟?这样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故事的主题。

(3) 学习故事中的语言。

故事中有大量生动优美的词句,幼儿可以欣赏和模仿。有的故事语言非常有特色,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促使幼儿有意注意和记忆。在给幼儿讲了《小熊请客》的故事以后,可请幼儿说出故事中哪些话是很好听的?幼儿就会边回忆边说出“汪汪汪”、“叽叽叽”、“喵喵喵”等是很好听的,这样,他们就很容易地记住了这些形声词。此外,幼儿还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故事中小动物们说话像诗歌一样,很好听。”幼儿感受到故事中语言的美,就会促使他们去学习、模仿。

教师在讲故事中要让幼儿掌握新词,也可以通过提问来强化他们的记忆。讲《小猫钓鱼》后,可以问:“小猫起初为什么没钓到鱼?”引出“三心二意”这个词。再问:“后来小猫为什么能钓到大鱼了呢?”引出“一心一意”这个词。然后,再请幼儿思考:除了钓鱼要一心一意以外,还有干什么事也要一心一意,才能干好呢?这样,幼儿就能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新词了。

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问也应有不同要求。一般地说,对小班幼儿只能提很简单的很具体的问题,只要求他们能够回忆、模仿。对这些问题可用讲讲问问的方法进行。对中班幼儿,提问要具体明确,可提一些带思考性的问题。对大班幼儿,可以几个问题一起提,让幼儿连贯地回答,并且可提一些带概括性的问题,以锻炼和发展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

总之,故事不同,幼儿年龄不同,提问的侧重和要求都应有所不同,教师既要事先考虑周到,写入教案,在教学时,按顺序提问,又要根据幼儿反应,灵活调整,并用个别和集体回答相结合的办法,让更多的幼儿得到语言练习的机会。

故事讲述注意事项 [篇2]

如何给孩子讲故事呢?讲故事能开发小宝宝的智商,同时也能增进亲子关系,当然给孩子讲故事也是有讲究的,盲目的给孩子讲故事是不可取的。那么给孩子讲故事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下面就为父母们介绍一下给孩子讲故事的注意事项。

1.故事就是故事:不少人在文学阅读中习惯于“对号入座”,在给孩子读故事的时候,这种倾向更为明显。比如常听大人劝喻孩子,故事中的某人如何如何,请孩子也如何如何吧。这是一种解读故事的方式,但作为文学阅读来说,总这么做未必是好的,甚至可以说是有点糟糕的。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灰姑娘》的故事,但把自己变成 “等待王子拯救的灰姑娘”的女性应该是极少数吧。今天,虽然故事主人公的性格和人生取向我们未必赞同,但《灰姑娘》的故事依然美丽。因为“故事就是故 事”,读故事的高手懂得如何从故事中“跳出来”,也会懂得如何引导孩子跳出来。学会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欣赏故事。故事中有善与美,也会有恶与丑,它们都是人生中宝贵的体验。不知丑恶,也不会懂得美善。从文学欣赏的角度看,故事中的丑与恶(假如不可避免的话)越是形象逼真,故事才会越完美。而在童话中,孩子们终会安全着陆。在充分考虑孩子智力与情感的接受能力的前提下,我想不必刻意去回避童话故事中看来阴暗的一面。同时,不必将故事变成道理,也不必用故事来讲道理。故事就是故事,真正优秀的故事,本身具有强大的道德力量。

2.语言的重要性:童话是文学的,而文学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我们给孩子读童话,也是在帮助孩子享受、学习文学语言。真正优秀的童话大师常常也是语言大师。收集整 理《格林童话》的格林兄弟两人,本身就是语言学家。为孩子创作过经典童话的中外作家,如安徒生、狄更斯、卡罗尔、王尔德、格雷厄姆、波特、林格伦、怀特、 苏斯博士、恩德、扬松、达尔、巴金、冰心、张天翼、叶圣陶、陈伯吹、孙幼军等等,在语言上都有很深的功力,也非常懂得儿童的心理。在给孩子读童话的时候,尽可能选择原著(包括原著的好译本),少用各种去皮卸骨的改写本、缩写本。

3.图画的重要性:除了能直观地培养孩子形象思维能力外,图画在儿童阅读中最大的功能是愉悦,它使孩子能很容易接受,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文学的、艺术的熏陶。给孩子读童话, 尽可能选择插图好的读本,最好是选择真正的图画书。真正的图画书,不是那种文字配上说明性的插图的书,图画书中的图画本身也是能讲故事的,文字的叙述和图画的叙述各有优势,不可替代,相映成趣。

4.择优的重要性:给孩子读包括童话在内的书籍,目的在于让孩子获得阅读的习惯,保持对阅读的热情。一般来说,在阅读的问题上,应当给孩子足够的选择自由。但童年的时光非常短暂,孩子也并非生来的阅读专家,所以大人还是应该尽可能为孩子选择优秀的作品,渐渐培养孩子择优的能力。

给孩子讲故事也是有技巧的,以上为大家介绍了给孩子讲故事的注意事项,希望给家长带来帮助,当然给孩子讲故事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哦。

【故事讲述注意事项】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作文(精选51篇)12-13

看图讲述活动的教案08-26

讲述爱情与梦的作文11-27

讲述我的奶奶作文09-22

讲述父爱的句子(精选50句)06-18

作文讲述学习的苦与乐11-25

看图讲述活动教案(精选11篇)10-13

讲述畅想新学期作文11-26

讲述我不想长大作文11-25

讲述难过的一天的作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