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

时间:2023-05-30 09:04:51 如意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今后谋生和发展的必备条件,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今后将从事的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身心素质的要求,进行职业体能、职业意志力、职业竞争能力和职业保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1

  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区别于普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层次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高职院校应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主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1、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例如:一位教师只具有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对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对教学问题和教学效果的分析、判断能力等。

  如果说职业兴趣或许能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以及在该方面所乐于付出努力的程度,那么职业能力则能说明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也能说明一个人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职业能力的内容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两个层次。基本职业能力是一个现代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从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生存能力,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而社会能力则是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行为能力。

  2、加强学生的认识程度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专业主要的性质、以后工作的内容,也就更不了解通过几年的学习,自己应该具有的职业能力、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素质。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了解每节课应该“要”什么,应该达到一个什么能力的实现,每门课应该实现一个什么职业能力,好像只是在很机械的听、完成作业、通过考试,不能系统地进行分析和总结。这就导致了“知识”可能已经掌握,但没有用武之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加强学生专业培养方案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适时地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转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

  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方法探究

  3.1 改变教育观念,确定职业定向

  在我国,职业教育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但在学院的定位、性质和目标上的定位还不是十分准确。有一部分院校,将职业教育办成了本科院校的缩小版,只重视理论教育,不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另一类院校可能将职业学校办成了一个培训机构,甚至等同了技校的培养目标。这样就导致高职教育的职业定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特色不显着。因此,高职院校要全面、科学地理解和认识职业能力,深刻把握职业能力的内涵,并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确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为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不仅仅掌握本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2 加强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作为职业院校的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作为基本保障,还应清楚地了解理论支持下的实践能力,应该是具有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定期到相关的工作岗位学习和调研,掌握职业要求、了解岗位发展,这样才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才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另外,高职院校还应定期邀请相应岗位的人才来学校对教师进行职业能力的培训,使教师自己首先具有较强的、适合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同时有条件的学校还要邀请一定数量的企业的优秀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课教师,使学生能直接地接受来自于一线的职业能力的训练。

  3.3 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因此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在高职高专的'教学中应坚持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不要将本科院校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照搬到高职院校,而重点是要加强实践性教学,让学生重点学习怎样将理论内容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即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特别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即以技能培养为主要目的学科,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搜素、处理能力、信息的传递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掌握各个软件的操作规律、方法的,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看,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还必须建设现代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真实或者仿真的职业环境,将校内实验、实训设施和校外实习基地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职业意识和合格的岗位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总之,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应当充分认清形势,改变教育观念,优化专业设置,深化课程改革,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规划融入实际教育教学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适应社会的需求,真正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2

  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保证毕业生能适应毕业后的岗位工作,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塑造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此应当以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充分结合职业岗位的要求,结合专业基础课和公共课,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培养学生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能力的目的。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能力的培养。

  一、职业态度的培养

  职业态度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首要问题。态度决定一切,一个良好的职业态度,对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严谨的工作,踏实的生产起着主导性作用。可以说,职业态度是一个职业人的灵魂。因而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中要将职业态度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职业态度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工程。其系统性在于,职业态度培养要从新生抓起,而不仅仅是针对临近毕业的高职学生。为此,在新生入学之初就要通过理论课和观摩课是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和与自己专业先关的岗位设置,使他们能够对未来职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做好从事该岗位工作的思想准备。其次,教师或者学校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建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具体而言可在课堂中引进正方两方面的事例进行教育,正面事例可向学生介绍那些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劳动模范,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岗位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使学生感觉到职业态度对于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反面例子则可以适时的借鉴舆论媒体对那些安全事故的报道和报纸对事故始末的深度解读,对于因人物疏忽而造成的重大损失应给与特别的强调,使学生深深的意识到职业态度不端正带来的危害性。

  二、理论知识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取得进步和突破自己的必备素质。可以说,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名员工在职业道路上所达到的高度,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对知识、技术和各种未知理论的自学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例如了解性自学、带着问题自学、应试自学、备课自学等等。教师应选取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以了解性自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知识的习惯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需要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两个基本过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的积累知识量,只有经过了这种长期的知识积累,才能最终实现质的飞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学生积累的良好习惯,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这一点应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和教师时刻铭记的古训。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与实践。要学会善于应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后续课程的问题,在分析实际问题时能够自觉的运用课堂中掌握的理论知识。培养这种能力需要高职院校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增加学生们的实践机会,不断让他们接触实践,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之后便能从容的根据实际情况联想到课堂所学的理论。

  三、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对于操作技能的培养来说意义重大

  首先,在配置实训基地与场地时,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专业岗位所要求的技能与技巧。而且还要建立一支经验丰富、有较强责任心的实习实验队伍。而且设置实习内容还要结合职业所需要的技能与技巧,按照技能形成的科学规律设计训练的程序,以踏实认真地操练夯实学生的基本功。此外,学生要在实习的过程中能看、能摸、能操作,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统一,学习与思考的统一。

  (二)培养工具书的使用能力

  工具书是指各种辞典和与不同专业相关的资料手册。工具书在很大程度上起着生产工具的作用,是器官的延伸与扩展,尤其对于工科学生工具书的重要性更是至关重要,更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在新世纪新形势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但升级,科学知识也已惊人的速度更替和传播着,知识的更新速度前所未有,学科竟达两千余种。

  (三)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最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素质

  也是学生今后从事某项职业是早晚要具备的能力,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要在观察、分析、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素质,以备解决实际问题之需,不断积累失败和成功的两方面经验。最为一名合格的员工首要问题是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给与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分析,而做到这一点的首要问题便是学会观察,任何复杂的问题都有隐藏的规律,发现这些规律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内在要求。此外还应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的思维以便把握一个问题的全貌。如我们在处理一台发电机组机油压力过低问题时,全面的思考和观察问题对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学生不但要检验并观察压力表和连通管路是否正常,而且还要确定或者排除柴油机的机油温度是否过高,是否合适的调整了机油泵安全旁通阀压力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谨慎的进行逐一分析,逐个排除,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发现不了问题,从而带来严重的后果。

  总之,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高层次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培养的必经之路,高职院校应当从理论与实践方面不但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3

  一、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就业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二十一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性产业,高等职业教育是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求而产生的、直接面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教育。它所培养的是要与现代化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高职学生具有就业基层化的特点。今后所从事的劳动实际操作性强。面对当今新的生产力飞跃,如果一个劳动者没有良好的职业能力,将不能适应未来的生产方式,会造成生存和发展的种种困境和危机。美国劳动部《关于2000年的报告》中提出,未来的劳动者应打好从业的各种基础,应具备从业的各种能力。德国职业协会1991年一个调查报告显示,企业把对员工的职业能力要求列在首位,即要求员工具有独立自主进行有效工作的能力。所以我们的学生——未来的劳动者,今后要谋生和发展,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这样才能经受住现代化经济建设浪潮的冲击。

  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学校教育中满足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各国的教育学家都强调在学校的各种学科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更多地关注受教育者毕业后的发展前景,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发展能承担起各种职业劳动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变革和发展的社会以及大工业生产的客观需要,对高职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那么,作为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就应把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今后劳动就业需求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

  高职学生今后从事各种职业,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精湛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外,还需要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每一种职业所需要的特殊体质和体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就应根据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结合高职教育总体培养目标,以学生为本,立足学校,放眼学生的未来,直接服务于学生今后的职业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全面锻炼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体能、职业意志力、职业竞争能力、职业保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以利于他们在日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三、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紧扣专业特点,发展学生的职业体能

  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性很强,各专业特点差异较大,分类很多,有计算机通信类,电子工程类,航运、船舶、水利类,桥梁、公路、建筑类,车工、钳工、切削工、钻工、焊工类,旅游、环艺陶艺、广告、服装设计类,贸易、金融、税务、会计类等等。学生今后将从事与这些专业相关的职业,每一种职业对从业人员的体能都有特定的要求。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中,根据各种专业的特点,紧扣职业劳动的需要,进行各种实用身体训练,可以使学生获得适应职业的身体素质,毕业以后可以很快地适应职业劳动要求,并为将来在各个劳动岗位上千出成绩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二)适应劳动就业的需要,锤炼学生的职业意志

  所谓职业意志,是指学生在今后从事各种职业活动中,能自觉的确定目标,调节行动,去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的心理过程。它表现为一个人在工作中的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力,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要求。

  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一般都是属于劳动密集性产业,有一定的艰苦性。在工作中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要求从业者有顽强的意志和不怕失败,不言放弃,敢于拼搏的精神。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可增加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时间,加大练习的密度和强度,进行一些磨难教育,创设困难情境,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可利用节假日组织自行车、远足、野营拉练,开展“三项铁人”运动(游泳、自行车、越野跑),设计一些障碍跑、长跑、跳山羊、军事体育中的卧倒、摸爬滚打动作、武术中的摔打等动作练习,引导学生战胜运动过程中的苦和累及惰性、极点等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让学生在体育练习中得到意志的锤炼,培养其挑战极限、超越自我、顽强拼搏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三)顺应社会快速的节奏,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使人们面临着瞬息万变的境遇和生存发展的各种困惑。当今社会风起云涌,职场变化多端,就业机会稍纵即逝,一个人如果没有竞争的能力,将很难在这样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竞争是体育中最突出的特点,体育教学与体育竞赛中始终贯穿着竞争向上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应多采用竞赛教学法、游戏法,为学生创造竞争的机会,让学生在体育中得到胜负、成败、荣誉、争让等情感的体验,使竞争意识得到升华。多让学生自己参与组织小组、班级、系部之间的体育竞赛活动,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强化,并从客观上形成一种积极的竞争氛围,使竞争的意识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为学生今后拼搏职场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四)增进健康,提高学生的职业保健能力

  任何一种职业,对人体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有的职业如果防护不当,还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和危害,因此,每个从业者都应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劳动所具有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自我防护、自我调节、自我锻炼,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的健康。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对学生加强职业保健知识方面的教育,以利于学生今后进行自我保健、预防各种职业病。在体育教学中,应传授各种职业病的预防和劳动防护措施,消除劳动疲劳的方法,常见劳动伤害的预防和简易处理,如触电、中暑、外伤、溺水、烧伤、烫伤等工伤事故现场紧急处理方法。传授冬、夏季户外作业防护以及怎样根据自己的面色、脉搏、汗量、体重、食欲等变化来进行自我身体状况的检查和调节等劳动保健常识。为了便于学生今后利用工作间隙进行体育锻炼,快速消除疲劳,恢复身体活动,还应教学生健身操、眼保健操、太极拳、传统的养生功等体育养身保健方法。

  四、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新的体育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在高职院校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设专业,以岗位核心能力设课程”的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的主导下,学校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育人”为最高目标,以“终身所从事职业”为主线,把“育体育心”、“未来生活需要与学生专业主体需要“、“增强操作能力与终身受益”三者紧密结合;结合我校发展的定位和办学特点,取消普修体育课,普及选项课,加强课外体育俱乐部环节,实施课内课外一体化,建立“个性一职业协调发展”的高职特色体育教学模式;在实现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目标,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同时,应积极树立高职院校社会本位教育思想,开展未来社会职业岗位需要的特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即开展“课(校)内外一体化”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充分考虑学科需要、学生需要、社会需要、职业教育特点,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4

  一、职业能力结构的概念

  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研究课题《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按职业分类规律把人的能力分成三个层次: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职业特定能力是指每一个职业独特的、在工作过程中直接运用的、只适用于这个职业的岗位职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是在一个大类行业中,职业工作者在一般职业活动中所需具备的、在技术和专业上支持特定能力的可通用的基本能力,适用于大类行业内的不同职业或岗位;核心能力是从事所有行业职业职业活动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核心能力具有普适性的特点。

  职业核心能力作为具有普适性的适用于各行业、各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基础核心能力、拓展核心能力和延伸核心能力。基础核心能力大致可以包括:职业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拓展核心能力包括: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延伸核心能力的具体内容包括:领导力、执行力、个人与团队管理能力、礼仪素质、五常管理能力、心理平衡等。

  二、秘书职业能力的结构性要求

  秘书职业能力应该包含哪些方面,这是文秘专业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专家、学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比较常见的是将秘书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层面。也有学者将秘书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两个层面。也有一些学者将秘书职业能力整体概括为五个方面:多元化才能、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或者从秘书岗位对能力的需求出发,认为秘书应具备六方面的能力:理解与判断能力、沟通与交际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收集与选择信息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操作与办事能力。

  如果从秘书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为了将秘书职业能力的培养落实在具体的秘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有层次地对秘书职业能力进行结构性划分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力结构划分对课程体系结构具有的对应性指导价值。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按照《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的研究课题中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三个层次。

  (一)秘书职业核心能力。秘书职业核心能力不是针对秘书职业自身,是涵盖所有职业的能力要求,包括:沟通与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理解与判断能力、外语应用、信息处理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决策能力。

  (二)秘书职业通用能力。秘书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缺少明确的行业背景,或者说是跨行业的普适性岗位,在不同的行业中,秘书工作都要涉及该行业的通用能力。但就秘书职业教育来说,无法兼顾所有的行业,虽然可以选择相关行业作为秘书职业教育的行业背景方向,但在行业通用能力培养方面很难真正实现。因此,秘书职业通用能力应该围绕秘书类岗位在不同行业中通用的能力来展开,包括几个方面:调研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操作与办事能力、服务能力、企业管理能力。

  (三)秘书职业特定能力。对于秘书职业特有有的能力来说,职业特定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文书拟写能力、会议组织与管理能力、活动策划与执行能力、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文件与档案管理能力、办公软件操作能力。

  三、秘书职业能力培养的结构性问题

  当前,秘书职业教育的现状是偏重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强调对职业特定能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也开始得到重视,但对行业通用能力的研究和实践还比较薄弱,存在秘书职业能力培养的结构性失衡的现象。

  (一)秘书职业能力培养偏重于职业特定能力。当前职业教育普遍实行双证制,职业院校的秘书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实施过程中,一般都会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秘书国家职业标准和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制定了中国秘书岗位职业标准。从前文秘书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鉴定考核内容可以看出,尽管标准中体现了核心能力和通用能力,但在考核中基本处于次要的地位。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需要加强。在秘书职业核心能力中,沟通与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一般的职业教育中都受到重视,除了开设沟通类课程以外,在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活动、总结和汇报等形式得到了体现;信息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虽然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小组实训任务等教学设计中得以体现,但因为缺乏真实的工作情境,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在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往往受职业教育学校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的影响,以及教师对学习能力培养方法的缺乏,很难落到实处;组织与协调能力、决策能力的培养大多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完全依赖学生社团和学生活动支撑,只有小部分积极主动的学生能够得到锻炼,有目的的教育和培养缺失;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尽管有教学课时的保证,但更多为了考试的目的,偏离了应用的功能;至于理解与判断能力,则完全没有针对性的培养。

  (三)秘书职业通用能力培养薄弱。由于当前职业教育还处于一种半封闭式教育,学生的社会参与度不高,调研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操作与办事能力、服务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等能力的培养缺少必要的施行条件,尽管职业院校一直致力于校企合作,但合作质量和合作深度、广度参差不齐,尤其对于秘书类专业难度更大,这些都使得秘书职业通用能力培养处于一种空白状态。  四、秘书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针对秘书职业能力结构培养存在的问题,职业教育院校在秘书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应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设计、测评体系改革和实训实习条件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实现秘书职业能力的`平衡培养。

  (一)职业能力结构模块课程体系构建

  1、培养目标:根据秘书人员的社会需求情况以及不同层级秘书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结合职业特定能力、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三个层面的职业能力要求,分析并制定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2、课程结构: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合,以秘书职业能力结构分析为基础,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涵盖职业特定能力、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的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

  3、课程开发:根据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参考秘书职业资格标准,将三个层次的职业能力要求分解为若干职业能力模块,以能力模块为依据,开发针对性的能力培养课程。

  (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设计。

  在课程教学方面,围绕秘书职业能力模块培养的目标,以秘书岗位工作过程中能力需求为核心,以学生主动性学习方式为主体,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选取:根据秘书职业能力模块划分,在秘书职业特定能力、通用能力、核心能力三个层面,确定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选取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设计:结合秘书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规划项目任务,以项目为中心,采取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引导文法或者角色扮演法等多种行为导向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秘书职业工作过程中的能力培养。

  (三)职业能力测评体系构建。

  在评价体系方面,可借鉴秘书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评机制和方法,建立多层次的职业能力测评体系。

  1、职业能力模块测评体系:以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位核心,进行单项职业能力测评,考查学生职业能力结构中相应模块的能力。这个测评可作为学生相应课程的学习结果考核。

  2、职业能力综合测评体系:根据三个层面的职业能力结构培养要求,设计综合的职业能力测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年度职业能力培养综合测评;二是毕业生职业能力综合测评。二者均可以选择抽考的方式,前者可在每年进行,后者在毕业年进行。

  通过职业能力培养测评体系的建设,可以使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化、明确化。通过测评结果的分析,可以准确了解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质量,并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四)实训和实习环节设置。

  实训和实习环节,是学生从学习状态到工作状态的能力转化阶段。实训和实习的效果,既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阶段,也是专业教学效果的检讨。

  1、实训环节:实训环节可以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校内实训主要依托于校内的实训室,侧重于完成相应专业技能的训练;校外实训,侧重于校外质询基地的建设,重在企业状态下文秘专业的观察、学习、训练以及秘书岗位的认识,保障学生在真实环境中锻炼自身的职业技能。

  2、实习环节:实习环节也可以分成校内实习和企业实习两个部分。校内实习可依托秘书专业创办秘书事务所,或者学校相关的行政部门,采取灵活的方式。秘书事务所可以模仿国外的学生公司或者模拟公司的形式,对外是经济实体,提供秘书服务,对内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秘书实训场所,这在个别职业院校已有成果的尝试;企业实习目前各院校均有明确的规定,在此不作论述。

  实训和实习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在校内、外为学生创造较多的模拟和实际工作环境,使学生掌握企业的生产、管理规律和方法,感受上海花千坊,弥补在校学习的不足,完成职业特定能力,尤其是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培养,以适应以后实际工作的需要和未来职业的发展。

  总之,秘书职业能力培养,必须改变知识和技能混合培养的模式,明确秘书职业能力的结构要求,并针对结构性的职业能力要求,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以职业能力综合培养为秘书职业教育和教学的核心,以职业能力模块式培养为基础,以实训和实习为拓展,将职业特定能力、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合,形成完整的秘书人才培养模式,保证秘书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如何培养职业院校学生计算机的创新能力11-23

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23

如何更有效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02-28

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11-23

大学生应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11-09

试论中职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11-23

如何培养学生的速算能力04-17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10-13

如何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