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题作文500字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主题作文500字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主题作文500字 篇1
“呼一一呼”江南的雨淅淅沥沥,飘飘洒洒、丝丝绵绵落在江南的河中,落在江南的屋檐上,落在每个游人的心里。几只黄鹂在树梢上放声歌唱,和着雨声、蛙鸣、游人的欢笑,唱响了合唱的第一部分。
缓步踏上乌篷船,船夫将船浆往岸上一撑,那船便离了岸,缓缓问前驶去。那船夫悠悠地摇着橹,“哗啦——哗啦”水面上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船上的游客聚在一起,聊的不亦乐乎,人群中,时不时爆发出一阵笑声,几个淘气的小孩儿在岸上你追我赶:嬉戏打闹,那充满稚气纯真无邪的笑声,回荡在江南的上空中,随着摇摆声、笑声,唱响了合唱的高潮部分——江南人们的热闹人生。
上岸,走在江南的街上,两旁的房屋一座紧挨着一座,却丝毫不显得拥挤,不知是谁家的风铃,微风吹来,总是带来阵阵悦耳的铃声。踏上石桥,这桥已屹立于此千百年了,几千年的雨水仍旧冲刷不去它所经历的沧桑,默默地注视着桥下河水,千百年来不息地向东流去。
岁月随着这河水,缓缓地淌,千百年来,江南仍旧未改它的容颜。
“哗——哗”的流水声,伴着清脆的铃声,唱出了江南的安详宁静,唱出了这首合唱的尾声。
远处的`青山,伤佛被罩上了一层薄纱,捉摸不透。远处的寺庙传来悠长的钟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江南的街上灯火通明,几位妇女在河边捣衣,“啪嗒——啪嗒”和着绵绵的细雨,仿佛是合唱的余韵,唱出了江南的繁华与安详,回荡在空中……
我独自倚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雨落雨停,云卷云舒,棒起一杯茶,在浓厚的茶香中细细地品味着,人与自然献给江南的大合唱……
主题作文500字 篇2
兼葭苍苍,曲不哀
秋更深了,寒露更浓了,河边一丛丛芦苇迎风招展,白色的花絮上有晶莹的露珠在闪烁,好似少年盛开的心事,纷乱而又单纯——远处俏丽的身影飘然而过,少年沿河追溯,可是河水汹涌阻隔,只能蒙蒙陇陇地看到她的裙据飘在风中,转眼间她隐约在河的中央。河水无语,岸边伫立着一个期盼的身影,任凭冬去春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甘愿化为河底柔柔的青荐,守候在她脚下的柔波中,伴随着日出日落,潮涨潮汐,始终守望着心中的那份美丽。
晓风残月,更与何人说?
晓风习习,疏柳萧萧,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这是哪里?我身处何处?一丝蝉鸣,是那样的无力,对了,我已离开了京城,昨日已经告别了朋友,此处已是异地他乡。寒蝉声再起,这个冷落的清秋啊!何时才执子之手呢?从此天涯永隔,美好的年华只有在长久的空寂与思念中度过。杨柳依依,今我别昔,离别的绝唱唯有晓风残月。
红楼梦断,何处是香丘?
妮紫嫣红的大观园,隔断了世俗与肮脏。可贾府的衰落是不可逆转的,小小一园不可能避免悲剧的上演。十二女伶的离乡怨,林黛玉的潇湘馆,薛宝钗的恨无缘,直至贾宝玉悬崖撒手遗红怨。理想与现实在此冲突,现实多弊却根深蒂固;理想难行却矢志不渝。可柔弱的理想如何改变黑暗的现实?质本洁来还洁去吧,一枉净土掩风流,何处是香丘?手捧一卷空余满腹惆怅,唯有掬一把热泪洒于闺阁之中。
有书陪伴,不仅是装点的青涩,更让我走向成熟。
主题作文500字 篇3
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有一抹的凉意袭来,浸透湿凉的灯光,依然在执勤守候,路面变得有点湿滑,但还是兴高采烈的,折射着潺潺的灯光,多好的心情,貌似被梳洗过后,有一种说不出的欢畅。
想象的到,人们在劳累时想淋漓尽致洗个澡,享受那份轻松,和来自内心深处的愉悦,看着五颜六色的路面,是它用心在彩绘心情,用歌者的歌声进入到生活的角色。
夜晚的孤静深邃,往往会被雨水无情的扫荡,即便是面目全非,那也只有在天亮时,才会显现的出来,无视眼前的伤或许是最好的疗伤吧。
有一种感觉是漠视你的存在,好比这静夜里的小雨,它不管你是否打了雨伞,自顾自的下着,顷刻间就会把你的脚印抹掉,毫不留情面,好像和你没什么关系,细想想漠视还是好可怕的。
有一种感觉,是跟着感觉走,想想这也挺好玩的。没有敷衍的偏门索道(这里指的是心情),超现实的一种心态。不求完美,但洒脱有余,现实中有几人享有这份心境呢?
有一种心态是坦然面对,面对夜雨来袭,静下心,和雨共舞。有时人在烦透的时候会渴望来一场,奚落无忌的大雨,用来征服自己的软弱,好在解脱中取乐。
平时百思不解的事,或许在雨的洗涤之后,就变得清晰可辨了。此时的雨越下越大了,阑珊着的灯光扑扇着迷离的翅膀,它或许也像我一样,玩味着文字的趣妙。
【关于主题作文500字3篇】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关于人生目标主题作文12-21
关于爱情主题的散文11-29
关于世界水日主题05-17
关于有趣的汉字主题作文600字12-20
生活主题作文01-22
主题勇气作文01-06
关于环保主题周活动方案05-19
关于雷锋的主题手抄报02-28
关于开学主题的黑板报02-16
关于青春励志主题演讲稿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