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老子·三章》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时间:2024-10-12 22:10:42 炜玲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老子·三章》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老子·三章》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也

  〔注释〕

  ①尚:崇尚、推崇。贤:才、能;清魏源称“贤(者)”为“瑰财畸形”(《老子本义》)。尚贤:好名(据明代释德清《道德经解》)。 ②不争:不争功名,返自然也(西汉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 ③不贵:贱。不贵难得之货:贱珍;河上公注曰:“言人君不御珍宝,黄金弃于山,珠玉捐于渊也。”(《老子道德经章句》)盗:偷、窃。 ④可欲:可以惹引人之欲望的(事或物),如美色、美味、美物等。 ⑤四“其”字均指人。虚:虚寂、净化。实:哺饱。弱:减(削)弱。强:强壮、强化。 ⑥知:通“智”。无知无欲:无欺诈争盗的心智和欲念,返朴守淳(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

  〔鉴赏〕

  本章为《二章》之继续,是老子治世之道——政治观的进一步发挥。老子从常见的人们争逐名位、贪图财货这一现象出发,提出了矫世之弊的方法。认为,一方面治政需要满足人们适当的生理要求:安饱,即“实其腹”、“强其骨”,另一方面治政要净化社会环境,即不尚贤,不贵货,这样人们就能“虚其心”、“弱其志”,就不会有争名夺利的现象发生了,社会也就会太平下来,故此章也被河上公题为“安民”。

  本章被河上公题为“安民”,其方法是“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但实际上老子提倡“不尚贤”的方法,在世上是难以行得通的。相反的是,有史以来,“尚贤”倒是跟随着其始终,从先秦“尚贤”(举贤),到汉代“举孝廉”乃至后来的举贤、招贤,都是“尚贤”的不同表现形式。

  然而,历史又证明,社会一旦需要“尚贤”、“举孝廉”,这社会也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同生于衰世的庄子在《庄子·大宗师》中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对此唐成玄英疏解道:“此起譬也。江湖浩瀚,游泳自在,各足深水,无复往还,彼此相忘,恩情断绝。洎乎泉源旱涸,鳣鲔困苦,共处陆地,頳尾曝腮。于是吐沫相濡,呴气相湿,恩爱往来,更相亲附,比之江湖,去之远矣。亦犹大道之世,物各逍遥,鸡犬声闻,不相来往。淳风既散,浇浪渐兴,从理生教,圣迹斯起;矜蹩躠以为仁,踶跂以为义,父子兄弟,怀情相欺。圣人羞之,良有以也。故知鱼失水所以呴濡,人丧道所以亲爱之者也。”

  针对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尚贤”、“举孝廉”,效果如何呢?老子认为非但好不了,而且更坏:“尚贤则民争”(现代朱谦之《老子校释》说:“盖老子之意”)。对此,近人徐梵澄疏解说:“盖贤与不贤,标准难定。人或贤于此而不贤于彼,或贤于始而不贤于终。甚或至不肖者沽名钓誉而伪为贤善,用之亦往往乱天下。”(《老子臆解》)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请看汉代以来所谓的“举孝廉”。照唐颜师古说来:“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汉书·武帝纪》注引),所以汉武帝两次下诏“郡国举孝廉”,目的当然是“广教化美风俗”,“本仁祖义,褒德禄贤,劝善刑暴”(《汉书·武帝纪》),使天下之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汉书·武帝纪》注引)。并硬性规定“二千石(郡国长官)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书·武帝纪》)。同时为了拔高这些榜样的作用,汉朝还将被树为榜样的人委以官职,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贤良方正茂材直言多举现任官”中讲道:“举孝者少而察廉者多(按:这说明当时作为清廉反面的贪污现象盛行)。如平陵令薛恭乃本县孝者,不能繁剧。其他如赵广汉以察廉为阳翟令尹;翁归举廉为缑氏尉,又举廉为宏农尉;张敞察廉为泉仓长;萧望之察廉为大行治礼丞……”然而就是这样尚贤、树榜样、委官职,天下之人究竟怎样“择其善者而从之”,则不得而知,“天下之善皆归也”也不得而知,相反倒是因举孝廉而能进仕做官使“不肖者沽名钓誉、伪为善贤”却被白纸黑字地记录下来。如《后汉书·许荆传》就讲到许武被举为孝廉,而他的两个弟弟还未出名,于是许武就故意搞分家,自取肥田广宅奴婢而让两个弟弟少得财产,从而使弟弟们获得“克让”的声誉后被举为孝廉,然后许武又将他多得的财产让给弟弟们,为自己博得更高的声誉,并因此官至长乐少府。

  以今度古(孔融语),老子时代也必是如此,所以看得多了的老子就认为“尚贤”只能使人争斗,败坏风气,如《庄子·庚桑楚》中所言“举贤则民相轧”,为使民不争,唯有“不尚贤”。然而这毕竟行不通,剩下的也只是希望“尚贤”真能“尚”出“贤者”、“能者”来。

  由“不尚贤,使民不争”,老子进而提出“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这“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被河上公注解为:“言人君不御好珍宝,黄金弃于山,珠玉弃于渊也。上化清净,下无贪人。”这里且不说“难得之货”,就是一般“物”,如被“上行”,“下行”也必定仿效,《晋书·谢安传》说到谢安为“唯有葵扇五万”的同乡集资,率先使用其葵扇,下面竞相效仿,使这扇子的价格上涨好多倍。在这里,还仅仅是“扇子”,如真是“上贵难得之货”、“稀奇之物”,如春秋象箸玉杯、魏晋烷布玛瑙……不真要使下面竞相偷盗抢劫?到时候这“难得之货”、“稀奇之物”就是“摄缄縢、固扃鐍”也必定会被盗(《庄子·胠箧》)。意识到这点的老子故此提出“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而庄子则说得更透彻绝对:“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庄子·胠箧》)

  从这方方面面防设,就能虚寂净化人之心思,减弱人之纷争,社会就会太平。当然,老子认为得有个先决条件,即“实其腹”,“强其骨”,人们先得有温饱,能生存。

  解析

  在原始社会,人们过着群居生活,大家共同劳动共同分配劳动果实,没有所谓的不均和不平等。自从私有制出现以后,阶级也就形成了,人们的头脑中产生了尊贵卑贱的概念,统治阶级至高无上的地位让被统治者垂涎三尺,他们想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现状,而不想被人奴役和随便打骂,一心一意想变卑贱为尊贵,变贫穷为富有。这无非是对名和利的争夺。

  名和利自古以来就是相连而生的,有了名,也就有了尊贵的地位,就会被人赞赏和尊敬。一般而言,有地位的人常会吸引富人的目光,他们各有所需,互为利用,即我们常说的权钱交易。所以,有地位的人一般都很富有,富有的人一般都有地位,名和利是相随相伴的。

  统治者根据人们追名逐利的人性弱点,来实施自己的统治策略,以达到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目的。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笼络民心,他们利用名利权势来吸引天下的文才武将,这一举措不仅为自己的统治增加了后备力量,而且对维护自己的统治大有裨益。这种名利权势的获得必须是经过争夺来实现,这样一来人们的聪明才智不是用来对付统治者,而是用来争夺名利,正是在人们争夺权位的当儿,统治阶级便可放心地睡大觉了。科举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人们为了一朝成名天下知,为了享受荣华富贵,而不得不十年寒窗苦读,到头来换一官半职,而自己却成了效忠帝王的奴仆,统治阶级成功地实现了维护自己统治的目的。然而这不是最好的治理国家的方法,他的效用很短暂,不可能收到长久的效果,而且这种做法有其利弊,那就是它会使人们的欲望无限制地膨胀,人们一味地争名夺利而忘乎所以,造成人心大乱,最后必将危及自己的统治。

  老子站在时代高度来审视社会现象,思考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他对社会混乱的根源做了极力探索,结果发现:天下之所以混乱,是因为统治阶级不懂“大道”,不懂得无为而治。老子提出要让天下心静如水,打消内心争名夺利的欲望,这是心理治疗;要让他们吃饱穿暖,身体健康,这是身体治疗,只有这两方面都能达到完好和平衡,天下人才会安居乐业,才会安守本分地过日子,天下也就太平了。这种看似消极的治国方略,却能起到积极的治理效果。“常使民无知无欲”,这里的“知”有知识、聪敏机巧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永远使人们没有投机取巧、争夺名利的欲望。天下人的欲望淡了,人心就厚道了;人心厚道了,天下自然就太平了。将老子这种无为治国的思想解释为愚 民政策是不正确的,他论述的治国思想看似无为,实则有方,这种境界,恰似悠然中隐含着人性的真实。

【《老子·三章》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公输》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1-29

《寒食》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4-18

《夜雪》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2-25

杜牧清明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9-16

杜甫哀江头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9-05

王维相思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唐代05-06

白居易忆江南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4-12

佚名公输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先秦04-24

曹雪芹终身误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清代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