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医冬病夏治三伏针灸知识
又到了“冬病夏治”的大好季节,夏季阳气充实,是强壮正气的最佳时节。实践证明,“冬病夏治”可以使人体阳气得到充实,抗病能力得到增强,促进血液循环,活血止痛,对颈椎腰腿部疼痛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三伏针灸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八院中医科三伏针灸已经开展10余年,疗效确切,颇具特色。三伏天,不妨试试三伏针灸。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医冬病夏治三伏针灸知识,欢迎阅读。
1、何谓“冬病夏至”?
“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客观条件,用特定的中药在特定的穴位上贴药,并配合针灸以治疗冬天容易发生或加重的一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三伏针灸是“冬病夏治”的特色疗法之一。
2“三伏针灸”的最佳时间
今年三伏贴从7月12日头伏开始,具体时间为:初伏7月12日-7月21日;中伏7月22日-8月10日;末伏8月11日-8月20日。一般是每伏头三天+进行治疗。
3“三伏针灸”有什么功效?
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止痛消肿等效果。
4“三伏针灸”适应症
中医针灸科“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主要适用于成人颈椎腰腿疼痛类疾患。
5“冬病夏治”的禁忌症
热性疾病、阴虚火旺、发热外感、孕妇、经期、皮肤过敏、有疮、疖、痈和皮肤破损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不适宜。
6、注意事项
1)避免贪凉饮冷:治疗期间,应禁忌冷饮和油炸食物;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即使在三伏天也要在饮食、生活上有所克制,不要和正常人一样乘凉休闲、避暑,以配合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2)保证充足睡眠: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可使全身肌肉放松,神经紧张得到调整,从而提高经络穴位对药物刺激的识别,引导药效直达病灶。
3)保持愉悦心情:夏季气候的影响使一部分人心情烦躁,易于激动,因此,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通过转移注意力、听音乐等方式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这种情绪。乐观的情绪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处于一种最佳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顽疾的治疗和康复。
4)锻炼要适度:适度的锻炼可增加神经肌肉协调性、鼓舞阳气的生发、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同时增强体质和机体的'抵御能力。另外,锻炼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合理安排,不提倡过度的身体锻炼。
三伏天针灸有什么好处
第一大好处
解暑, 祛湿,祛寒,降火。到了夏季,许多人怕热,这是因为体内寒、湿气重的缘故。中医认为:“虚火、邪火之根是寒湿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发炎症的根本原因,比如妇科炎症、咽喉炎、鼻炎等,在中医里治疗各类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湿。三伏天灸补充的正是元阳之气,利用天灸的纯阳与旺盛的阳气,将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毒排出,打通经络。
第二大好处
祛病愈病快速。三伏天是根除疾病根源的好时机。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在阳气最旺的夏季结合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
第三大好处
延年益寿。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 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抚阳保命延寿之法,艾灼第一。”真元乃元气、阳气,所以,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第四大好处
增强自身的正能量。无论天气多么炎热,身心却是舒畅无比,这就是元气阳气充足的表现三伏天针灸有什么好处_2017年三伏天灸时间,利用三伏天灸来补充自身的元阳之气,当人体元气充足,人会变得精力旺盛,耐力变强,耐痛,抗压力、抗打击力都会变强。总之,元气充足的表现就是正能量很强的人,是真正意义的健康特征,是身心健康宁静所表现出的感染力、影响力的强大能量场和安全感的人。 这种感觉是其他任何治疗、调理、保健、补品等无法体会到的。
第五大好处
修心养性。人的脾气不好,容易生气,烦躁不安,无缘无故发火,莫名其妙烦恼,有慢性病、疑难病,身体有说不清的难受却查不出原因。从中医的角度讲,这些都是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所致。在三伏天,利用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将体内的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赶出体外。血液就会变得越来越清净,身体得以轻松,心胸逐渐开阔,病痛就会逐渐解除,使身心变得清净,身体轻松,宁静自然。所以,三伏天灸即能祛病、又能强健身心,是真正意义的修心养性。
三伏灸适应症:
呼吸疾病:虚人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等。
胃肠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儿科疾病:遗尿、厌食等(虚寒性)
骨科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颈腰椎病、软组织劳损
其他疾病:四肢寒凉怕冷,免疫低下
具体的病症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各种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过敏性鼻炎,四肢寒凉怕冷,免疫低下,反复感冒;虚寒头痛、慢性虚寒、胃肠炎、溃疡病、腹泻、消化不良、厌食、胃痛;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关节问题及颈肩腰腿痛等症状;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及其他妇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