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生物

生物能力培养与解题思维分析

时间:2021-06-23 17:26:39 生物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物能力培养与解题思维分析

  篇一:生物解题思维分析

生物能力培养与解题思维分析

  生物解题思维分析

  学生解题不仅能加强知识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品质,因此,解题是学生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1.信息提取失真

  (1)题意误解型

  当学生高度焦虑或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时,时常人为地歪曲题意。例如:一个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精原细胞(AaBb)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类型是()。A、4种;B、2种;C、2种或4种;D、6种。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一看到基因型AaBb就认为应选答案A。错误原因就在于他把题意理解为:“一个生物体”而不是“一个精原细胞”。题意误解有时与学生不应产生的问题类化有关。正确地进行问题类化是快速解题的前提,但是学生有时因为题意误解,把新问题归入不应包含它的某类题型中,以致套用此类题型的一般解法,这势必导致解题错误。例如:某四倍体植物的基因型为AAaa,其配子基因型和比例如何?学生往往将多倍体的分离现象类化为二倍体的分离,把答案写成1AA∶2Aa∶1aa,从而导致解题错误。

  (2)题意遗忘型

  有时学生正确理解与记忆题意之后,在解题过程中却忘了题意的部分内容,或增加了新的条件,这种凭想当然的臆造题意引发的解题错误称为题意遗忘型。例如: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温度适宜的黑暗密闭系统中培养着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蚯蚓、苔藓等几种生物,几天后,还能生活的是()。

  A、酵母菌和草履虫;B、酵母菌和乳酸菌;C、苔藓和蚯蚓;D、草履虫和苔藓。不少学生选A,其错误的原因是在思考问题时,没有注意到“黑暗、密闭”这一隐含条件(无光、无氧)。题意遗忘的原因有两种:其一,动机水平不足或过高。动机水平不足时,由于缺乏对前提条件的精细的认知加工,只是将它们不清晰、不稳定地保持在工作记忆中,因此,这些信息抗干扰性差而容易遗忘;另一方面,过高的动机水平将使背景知识的提取阈提高,并使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降低,这样会使解题中提取前提条件时顾此失彼,也可能忽视考虑某些问题条件。其二,短时记忆能力较差,不能把从题目中获得的条件信息清晰而准确地保持在头脑中,由此很容易引起问题条件信息的丢失。

  篇二:学生生物思维能力的培养

  刍议学生生物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只是进化的源泉,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其中,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呢?

  一、鼓励提问,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是养成思维习惯的有效途径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教学中的启发诱导关系密切,教师一定要相信学生,鼓励提问,只有置学生于经常性的循循善诱、豁然顿悟的情景下,学生才能体会到通过思考获得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发他们不断地探求知识,思考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提问,然后帮助他们一步一步地整理思路,揭示解题线索。教师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希望了解什么,要从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中想到自己的责任。

  学生喜欢思考,养成思维习惯,遇事爱动脑筋,而且愿意独立获取知识去解答困惑,这应该是教师的成功。教师要从向导和顾问的角度进行引导、指导和辅导,而不是把学生作为装知识的袋子,对其简单机械地灌输知识。学生思考问题后,总是要用文字或语言来表达的,因此,在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中,不能忽视对思维过程的了解。教师要经常提问一些“你是如何想的?”“什么要这样想?”“能否再用其他方法?”等等。能够用准确、关键的科学语言,条理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如要求用简捷的语言答问题,要求步骤清楚,论据

  篇三:高中生物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

  高中生物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

  1课题概况

  本项课题是杭州市2012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研究课题(教师小课题),课题编号12ZK14010。

  1.1研究内容

  1.1.1核心概念

  按心理学分析,思维是人运用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和事物之间有规律的联系的反映,是以知识为中介进行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借助它,能反映现实对象的本质特征,揭示对象与相关现象之间的各种内在联系。经过思维,了解事物发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本课题中的实验思维是指从事实验科学研究时所应具备的思维方法、方式和思维路径,是基于实验研究基本过程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思维能力,是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内化的一种思维品质,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1.2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思维主要表现在设计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的过程中,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完善实验方案、实验验证、分析讨论并做出合理的推论,最终解决问题。实验思维在生物学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生物学实验课题的确立和生物学实验目的的确定是实验思维的结果;实验原则的制定是在严密的实验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的;在生物学实验实施过程中,实验思维可控制实验操作过程的有序进行;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科学分析也是实验思维的一个过程。严谨科学的实验思维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保证。事实上,生物学实验的全过程都离不开实验思维。

  高中生物学实验思维的培养是指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认识模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做出合理的假设,学会选择实验材料和控制实验条件,使学生获得设计多种实验方案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和记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解释、讨论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推出合理的结论。本课题的重点不在理论创新,而是力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尝试构建起一套科学的、具操作性的培养生物学实验思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和手段,通过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思维方式、思维路径,帮助学生在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并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之形成实验思维,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并最终提高其分析层面的思维技能、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养成科学态度和应用科学方法的基本素养。

  1.2研究背景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科学课程,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无不

  建立在无数实验基础之上,它包含了人类思维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也具有丰富的科学方法论。生命现象的描述、生命本质和规律的揭示,一般都遵循着“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推出结论”这样的认知规律。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也规定,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要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实验思维的培养。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生物课程的总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的教学要求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对学生进行实验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实验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创新思维的激发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培养他们自主分析和设计实验的思维,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启迪,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将来实施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验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生命科学的历史和本质,并将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科学探究的经历内化为生物科学素养。

  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验思维培养的现象,以“讲”代“做”、以机械模仿代替学生的创造等现象随处可见。纵观现在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是学生被动地完成整个实验,实验中只注重对实验最后结果的记录,而轻视对实验过程中出现某些现象的记录;重视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施,却往往轻视对探究结果的分析;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而忽略对实验中的失败查找原因等。学生缺乏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及对实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实验思维的培养和提高。目前分散的实验课时破坏了某些实验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实践和创新的机会。受“教师中心论”的困扰,教师有意无意的常常会先讲授知识,然后按要求通过实验来验证其正确性。这种做法将造成学生认知过程的思维定势。对教材中科学史的教学目标大多定位在落实知识,科学史只是用于辅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而没有充分发挥其中蕴含的实验思维的教学价值。不少学生对必修本的实验操作采取简单的背实验的方法,对有些实验步骤的安排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些老师甚至认为中学生物学实验只是对课本现有基本原理的验证,只要原理记住了,实验目的和结果知道了,就没有必要都去做了。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使教学双方为谋求“功利”而丧失了教育应有的非功利性的一面,在实验习题训练中往往设计一些“套路”让学生套用,并没有对实验的目的、用品及设计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没有真正注重结合实验本质进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及分析应用的训练,而错失培养学生实验思维的良好机会。美国哈佛大学在校规上就赫然写道:“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尤其注重培养青年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可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增强思维能力是教学的中心任务。而实验教学的核心任务应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

  1.3研究历程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2年5月—2013年4月。

  (1)课题准备阶段(2012年6月—2013年8月):学习与生物学实验思维培养有关的文章,搜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在阅读了一些文章后,确立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萨其曼的探究教学理论,然后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主要是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边研究边实践的行动研究。

  (2)课题研究阶段(2012年9月—2013年3月):编制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4份,收回104份,均有效。在分析制约高中生物教学实验思维培养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途径,并将解决策略付诸于平时的教学实践。把自己所带平行班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一师两法的“同课异构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及时进行记录,收集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

  (3)课题总结阶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总结反思研究过程,汇总研究策略,分析调查问卷数据,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研究成果。

  本课题研究思路如下:

  1.4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广泛搜集国内外同一领域的已有成果,为课题研究积累理论基础,重点关注生物学实验思维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2)问卷调查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他们对实验学习的诉求,分析在实验课堂中的真实需求和心理特点,找到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积极性不高的真实原因。

  (3)行动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将策略研究与实践获得紧密结合,通过不断的归纳与总结形成成果。

  (4)案例研究法。收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总结和概

  括,进而形成可操作的规律性的范式。

【生物能力培养与解题思维分析】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生物解题思维障碍分析与对策04-13

数学解题的思维分析07-21

高中生物解题思维障碍分析与对策04-13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方法07-10

生物解题思维障碍分析与对策三步骤04-12

如何锻炼数学解题思维能力07-01

考研数学培养解题能力的方法12-11

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论文08-12

税务师考试如何培养解题思维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