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核电站为什么建在海边

时间:2023-06-15 14:45:46 丽华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核电站为什么建在海边

  核电站是指通过适当的装置将核能转变成电能的设施。核电站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使核能转变成热能来加热水产生蒸汽。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核电站为什么建在海边,欢迎阅读与收藏。

  核电站为什么建在海边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11年1月公布的数据: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442个,核电发电量约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正在建设的核电机组65个。全世界的核电站大多都建在海边,这是为什么呢?正确选址是确保核电站安全的第一关。

  核电站建在什么地点最合适,这不单是建设者们需要反复严格论证、绞尽脑汁去思考的事情,也是社会公众对核电站安全的关注之所在。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死亡31人,辐射损伤300多人,周围的大片土地受到放射性污染,十多万居民迅速迁散,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虽然在全世界有400多座核电站,每天将强大的电力送达各家各户,人们坦然享受着它给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然而这一事故给人们带来的普遍震惊仍久久长存。

  防患于未然,安全与否,预防很重要。核电站的选址就是预防的第一关,其基本出发点就是考虑万一出事故的时候,造成的损失要最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最小。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证明,在满足人烟稀少、物产不丰、远离大城市等条件的同时,另一方面还得满足工程建设的自然条件,如所选的地点须有大量的水源,用来带走电站排出的余热和提供生活用水;必须有良好的大气扩散条件,使电站排出的带有放射性的气体能容易消散;必须地质稳定和不致受其他自然灾害袭击破坏等等。而产生的电力主要输送到城市,因此又不能离城市太远。

  如果上面的这些条件要同时得到充分满足那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每座核电站建设之前,都要花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做好选址工作。像大亚湾核电站的选址前后就花了三年多时间,踏遍纵横300公里的土地,反复进行各方面的比较,最后才确定目前所处的这个各种条件都比较好的地点。

  由于海水特有的高浓度盐分和多离子成分,能迅速对所有核裂变产物分散、稀释,又不会渗漏到人们可能饮用或间接饮用的河流与地下水系、农田、生活环境区域,故对人类生活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但内陆水库、河流是淡水,一方面对核物质容纳的功能无法与海水相比,最重要的是河流会向两边渗透,地下水被机井抽取,河水要灌溉农田,久而久之,后果不堪设想。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关于核电站选址的技术、经济、安全、环境和社会等原则,要求厂址深部必须没有断裂带通过,而且要求核电站数千米范围内没有活动断裂,厂址100千米海域、50千米内陆,历史上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厂址区600年来也没有发生6级地震的构造背景。从核安全的角度来看,核电站选址必须考虑到公众和环境免受放射性事故释放所引起的过量辐射影响,同时要考虑到突发的自然事件或人为事件对核电厂的影响,所以,核电站必须选在人口密度低、易隔离的地区。另外,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要产生巨大热量,所以核电站的选址必须靠近水源,最好是靠海,这也是大型核电站都建在海边的一个重要原因,且靠海还可以解决大件设备运输问题。从上述要求来看,内陆地区核电站选址更要慎重,因为内陆地区的水源全部为淡水,几乎所有的大江大河都直接向周边城市供应生活用水,在这种情况下建核电站,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大中小核电年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6%,但我国目前这一比重却不到2%。我国自1991年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并网发电以来,有6座核电站共11台机组906.8万千瓦先后投入商业运行,8台机组790万千瓦在建。除已建和在建工程外,在沿海地区开展前期工作已较充分的厂址有5000多万千瓦。到2020年,我国将新增投产2300万千瓦核电站。新增核电站的选址,将从广东、浙江、山东、江苏、辽宁、福建等6个沿海省优先选择,目前已经在这几个省市确定了13个优先选择的厂址。

  核电站的优势

  与传统的火力发电站相比,核电站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1)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因此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2)核能发电无碳排放,不会加重地球温室效应;

  (3)核能发电所使用的铀燃料,除了发电外,暂时没有其他的用途;

  (4)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万千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30吨的铀燃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

  (5)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电的成本不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故发电成本较为稳定。

  核电站的缺点

  核电站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

  (1)核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的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其具有放射性,必须慎重处理;

  (2)核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的化石燃料电厂排放出更多的废热,故核电站对环境的热污染较严重;

  (3)核电站的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

  (4)核电较不适宜满负荷运转,也不适宜低于标准负荷运转;

  (5)兴建核电站常易引发政治歧见的纷争;

  (6)核电站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

  各国进展

  德国

  2021年10月11日消息,一系列能源危机让多国陷入困境,但即便如此,德国依然坚持在明年关闭最后三座核电站,成为西方工业大国里第一个全面弃核的国家。

  当地时间2023年4月15日,德国将关闭国内的最后三座核电站,这也意味着,德国将正式告别“核电时代”。

  2023年4月15日晚间,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伊萨尔2”号核电站、巴登-符腾堡州的“内卡韦斯特海姆”核电站和下萨克森州的“埃姆斯兰”核电站停止运行,德国核电生产正式宣告结束。

  日本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5日消息,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委员长山中伸介表示,将从《核反应堆等规制法》中删除有关“核电站原则上运行40年、最长60年”的相关规定。日本经济产业省当天提出了调整核电站运行年限的方针,已得到了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