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庄子的智慧作文

时间:2023-08-18 13:13:45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庄子的智慧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庄子的智慧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庄子的智慧作文

庄子的智慧作文1

  《逍遥游》是《庄子》的开篇之作,文中有一只“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鲲鹏,轻轻煽动翅膀,就能“扶摇直上九万里”,其景稍作想象,便觉壮观,其态是何等自在逍遥,令人向往。这篇文章是庄子哲学的中心思想也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的生命向往,“逍遥”不只是形式,更是一种心态。

  庄子在《逍遥游》的最后讲了一句话:“各适其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每个道理也都有它的自性,他用“鲲可以化身为鹏”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命是不会局限在一个框架里的,而不管是道理还是我们的人生,也一样不应该局限在一个框架里。顺随自然,固守本真,是每一个生命最理想的生命状态。

  庄子在《庖丁解牛》一文中阐述的“养生之道”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正如文中所讲“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庄子非常形象地比喻养生就像庖丁解牛一样,也要“依乎天理”,顺其自然,不必刻意追求长生。不必追逐功名而天下大治,不避居江湖而保持清闲,不施导引之术而能延年益寿,忘记一切,保有自身,恬淡而没有穷尽,一切美好的东西便随之而来,这便是自然法则。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余游刃必有余地矣”,文章中的人生哲学,绝不是简单的消极避世,而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

  这种人生哲学在一定意义上陶冶和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教人们忘怀得失,摆脱利害,超脱种种庸俗无聊的现实计较和生活束缚,或高举远蹈,或怡然自适,与生机盎然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从中获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意趣,从而抚慰人们心灵的创伤。这也正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在遭遇失败和不幸之后,并没有真正毁灭,而更多是保存生命,坚守节操,隐逸遁世,以山水自娱,洁身自好的原因。

  庄子的思想奇幻无方、灵动脱俗,一篇汪洋恣肆的《逍遥游》,让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一篇灵动睿智的《秋水》,让人领略到朝暾夕月、落崖惊风……他的作品所蕴含的道理含义深刻、脍炙人口。鲁迅评价庄子:“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弃名利、远污浊,摒弃一切浮华,冷眼看穿世俗。他在思想的天空里任意逍遥,挥洒出妙趣横生又充满哲理的文章来,他对生命的理解之通透都得益于他淡泊名利,寄情山水,无欲则刚,超然物外的本性。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想学习他积极阳光、远离负能量的做人风格;心无旁骛,潜心研究学问的做事风格,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

  愿我们终能在繁华中守住心境,也能在阴影中安然处之,不困于得失成败,内心变得丰富强大!

庄子的智慧作文2

  在诸子百家中,我嘴喜欢庄子。庄子,战国时期宋国人。如果忽略道家宗师的名头,将会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但就是这么一个扔在人群中找不到的人,在两千多年的时间中,有多少人崇敬过他!可以说,如果老子不是太白金星,那么,他是道教两千年传承中最有名的一位。那么,他的智慧又在哪儿呢?

  我发现庄子的智慧于水上。“庄子钓于濮水”一定听说过吧。庄子三言两语便可拒绝邀请,这不仅需要巧利的口舌,更需要清静无为的一颗心,一颗不追名逐利,不为名利打得头破血流的心。我认为,在学习中,也不应该为名利而学习,应该为自己定下一个自己喜欢的目标,不因与别人争斗而改变目标。争斗固然可以迫使自己努力,可这努力是被逼出来的,远不如自发的好,当然,对某些不愿努力的人就另当别论了。读了这个故事,我便在心中下定决心,一定要自己默默努力,直到实现自己的理想为止。

  我发现庄子的智慧于丛林,“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么一个高洁高傲的动物,飞过丛林是,得到腐鼠的鸱却“仰而视之,曰:‘吓!’”。庄子用着件事来比喻惠施的追杀。在庄子看来,名利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尔。这点我非常赞同,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永远保持住“名”,保护住“利”呢?人这一生,生,赤裸裸地来,死,亦赤裸裸地去。人们都希望能把名利带到来世,修筑了无数藏满奇珍异宝的陵墓,结果呢?只是促进盗墓事业的'发展。

  我发现庄子的智慧于万物。“道”在蝼蚁,稊稗甚至屎溺中。天下万物中,任何东西中都有“道”存在着。“道”亦真亦假,亦实亦虚,总而言之,是一种很玄的东西,掌握了它,便可以与天地同寿,与日月比肩。现在,可以说“道”存在于三百六十行中。每一行中都会有属于自己行业的规矩,这个规矩就可以说是“道”。行业中的一切事,都要遵循它,虽然不可能掌握它,但是可以遵循它,不去违背它,也是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的。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一直遵循这个“道”。

  我发现庄子的智慧于人生。生亦何欢,死亦何惧。怕是庄子的一部分思想了,庄子的妻子死了,他不但不伤心,反而十分高兴,还“鼓盆而歌”,这或许和庄子豁达的性格有关。我认为,人死了,只是另一种特殊的开始,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再说了,人生老病死是不可抗力,人死了,再伤心也不可能在活过来了,就算奇迹发生,死人复活了,人们也不高兴,毕竟“诈尸”是不吉利的事。不能只把死亡看成一切的终点,而应该想,终点之后又将是个起点。

  庄子的智慧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只要用心聆听,一定可以有所感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