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1
一、静力学:
1、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
2、两个力的合力:F(max)-F(min)≤F合≤F(max)+F(min)。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
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时的一种方法、手段。
4、三力共点且平衡,则:F1/sinα1=F2/sinα2=F3/sinα3(拉密定理,对比一下正弦定理)
文字表述: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上达到平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且每一个力必和其它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正比
5、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u=tanα6、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 貌合神离,弹力为零。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9、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10、轻杆一端连绞链,另一端受合力方向:沿杆方向。
11、“二力杆”(轻质硬杆)平衡时二力必沿杆方向。
12、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13、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不一定等于重力G。
14、两个分力F1和F2的合力为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15、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2。
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则
二、运动学
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
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时间等分:
① 1T内、2T内、3T内.位移比:S1:S2:S3....:Sn=1:4:9:....n^2
② 1T末、2T末、3T末......速度比:V1:V2:V3=1:2:3
③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
SⅠ:SⅡ:SⅢ:....:SN=1:3:5: ..:(2n-1)
④ΔS=aT2Sn-S[n-k]= k aT2 a=ΔS/T2 a =( Sn-S[n-k])/k T^2
位移等分:
①1S0处、2S0处、3 S0处速度比:V1:V2:V3:...Vn=1:√2:√3:...:√n
② 经过1S0时、2S0时、3S0时...时间比:t1:t2:t3:...tn=1:√2:√3:...:√n
③ 经过第一个1S0、第二个2 S0、第三个3 S0···时间比
t1:t2:t3:...tn=1:√2-1:√3-√2:...:√n-√(n-1)
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
v(t/2)=(v1+v2)/2=(S1+S2)/2T
4、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
中间时刻的速度v(t/2)=(v1+v2)/2
中间位置的速度
5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
前一半时间v1,后一半时间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v1+v2)/2 [算术平均数]
前一半路程v1,后一半路程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v=(2v1v2)/(v1+v2) [调和平均数]
6、自由落体
n秒末速度(m/s):10,20,30,40,50
n秒末下落高度(m):5、20、45、80、125
第n秒内下落高度(m):5、15、25、35、45
7、竖直上抛运动
同一位置(根据对称性) v上=v下
H(max)=[(V0)^2]/2g
8、相对运动
①. S甲乙= S甲地+ S地乙 = S甲地- S乙地
②共同的分运动不产生相对位移。
8、绳端物体速度分解
对地速度是合速度,分解为沿绳的分速度和垂直绳的分速度。
10、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S = At+ Bt^2
式中加速度 a=2B(m/s^2) 初速度 V0=A(m/s)
即S=v0t+at^2/2 则S=v0+at
很明显 S(t)=v(t) 说明位移关于时间的一阶导数是速度
11、小船过河:
⑴ 当船速大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t=d/v(船)
②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时,航程s最短 s=d d为河宽
⑵当船速小于水速时 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t=d/v(船)
②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最短航程s=dv(水)/v(船)
12、两个物体刚好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接触时速度相等或者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
13、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的临界条件是: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时与小车速度相等
14、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距离最大(小)的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
三、运动和力
1、沿粗糙水平面滑行的物体: a=μg
2、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 a=gsinα
3、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 a=g(sinα-μcosα)
4 系统法:动力-阻力=m总a
5、下面几种物理模型,在临界情况下,a=gtgα
6.超重:
a方向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匀减速下降)
失重:a方向竖直向下;(匀减速上升,匀加速下降)
7.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时,Vm=P/f
高中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2
1、磁现象:
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钢铁、钴、镍一类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体的分类:
①形状:条形磁体、蹄形磁体、针形磁体;
②来源:天然磁体(磁铁矿石)、人造磁体;
③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硬磁体(永磁体)、软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磁体的指向性: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个磁极指南(叫南极,用S表示),另一个磁极指北(叫北极,用N表示)。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无论磁体被摔碎成几块,每一块都有两个磁极。
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钢和软铁都能被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2、磁场:
磁场: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方便形象的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对磁感线的认识:
①磁感线是假想的曲线,本身并不存在;
②磁感线切线方向就是磁场方向,就是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
③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在磁体内部正好相反。 ④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反应磁场的强弱,磁性越强的地方,磁感线越密;
3、地磁场:
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
指南针:小磁针指南的叫南极(S),指北的叫北极(N),小磁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磁偏角: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极方向稍有偏离(地磁偏角),世界上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人是我国宋代的学者沈括。
高中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3
一、重力及其相互作用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
①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
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
2、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注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3、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万用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二、弹力:
(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条件:①接触;②形变。但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
(3)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4)大小:
①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
②一般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
滑动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2、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作用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G)成正比。即:f=μN
4、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0<μ<1。
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弹力),相对运动/趋势。
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9、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研究静摩擦力
1、当物体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限度,这个最大值叫最大静摩擦力。
3、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外部受力情况决定,与正压力无关,平衡时总与切面外力平衡。0≤F=f0≤fm
5、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m=μ0·N(μ≤μ0)
6、静摩擦有无的判断:概念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平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
高中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4
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
常见电容器〔见第二册P111〕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 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 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注:
(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图[第二册P98];
(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
(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
(6)电容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F;
(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
(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见第二册P101〕/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14〕
高中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5
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八、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 {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0〕}
6.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4〕}
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
注:
(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
(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0;吸收热量,Q>0
(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见第二册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二册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第二册P47〕。
高中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6
1.v-t图上两图线相交的点,不是相遇点,只是在这一时刻相等。
2.人们得出“重的物体下落快”的错误结论主要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3.严格地讲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在空气阻力影响较小时,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近似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4.自由落体实验实验记录自由落体轨迹时,对重物的要求是“质量大、体积小”,只强调“质量大”或“体积小”都是不确切的。
5.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g是已知的,但有时题目中不点明这一点,我们解题时要充分利用这一隐含条件。
6.自由落体运动是无空气阻力的理想情况,实际物体的运动有时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过大,这时就不能忽略空气阻力了,如雨滴下落的最后阶段,阻力很大,不能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7.自由落体加速度通常可取9.8m/s2或10m/s2,但并不是不变的,它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8.四个重要比例式都是从自由落体运动开始时,即初速度v0=0是成立条件,如果v0≠0则这四个比例式不成立。
9.匀变速运动的各公式都是矢量式,列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方向。
10.常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但这并不是一定的,也可取与v0相反的方向为正方向。
11.汽车刹车问题应先判断汽车何时停止运动,不要盲目套用匀减速直线运动公式求解。
12.找准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如位移关系、速度相等等。
13.用速度图象解题时要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遇处。
14.产生弹力的条件之一是两物体相互接触,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
高中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7
力学: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合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合力不为零时,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速度大小改变或速度方向改变或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冲量和动量:力和时间的乘积是冲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是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动量相等。
功和能:物体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力对物体做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热学:
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热力学第一定律:外界对物体做的功和物体吸收的热量之和等于物体内能的增量。
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电磁学:
电流、电压、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交流电的产生和应用:交流电机的应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等。
电磁波的产生和应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gamma射线等。
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光的干涉等基本概念和应用。
本影和半影的区别和判断方法。
光在真空中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光在介质中传播时,光的强度、颜色、波长等发生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量子物理学:
量子态的概念和描述方法。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包括薛定谔方程等。
量子力学的应用领域,例如半导体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
高中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8
变阻器
在电子技术中有一中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叫做变阻器。学生实验中常用的滑动变阻器。
其中ABCD为四个接线柱,P为滑片,可以左右滑动,改变滑片P的位置,可以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把滑动变阻器的不同接线柱接入电路,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亮度,判断电阻的变化情况:
以下两种接法,不能改变灯泡亮度和电路中的电流,是无效的:
由以上实验可知: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的。
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
在以下电路中,(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2)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倍地变化,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变阻器的应用
1.变阻器的铭牌:变阻器通常标有最大电阻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如“50Ω 1A”,这表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50Ω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A,如果电流超过1A,变阻器会被烧毁。
2.变阻器的作用:通过调节其接入电路的阻值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3.变阻器的种类:滑动变阻器、电阻箱、机械式电位器、数字电位器等
光知识点
1.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
2.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手影)。
3.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中的物体、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色散)。
5.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6.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弹力知识点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1)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2)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1)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2)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3)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4)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高中物理知识点的总结】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高中物理知识点与公式总结11-09
高中物理期末知识点总结11-23
高中物理知识点11-09
高中物理变阻器知识点01-06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点12-18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05-21
北京高中物理知识点02-07
高中物理选修知识点01-22
高中物理知识点口诀08-02
高中物理运动学知识点总结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