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政治

高一政治知识点

时间:2021-06-22 19:21:37 政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政治知识点集锦

  高一政治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政治知识点集锦,欢迎参考阅读!

高一政治知识点集锦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二者是统一的。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2)二者又是对立的。①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价值,为此他必须让渡使用价值给购买者。②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他必须付出价值给生产者。③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2.正确理解“货币”的概念

  ①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只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3.正确理解“纸币”的概念和发行

  ①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②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③纸币不是商品,自身没有价值,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④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数量(正比)、商品价格水平(正比)、货币流通速度(反比),这个关系叫货币流通规律。⑤纸币的发行权在国家,一般由国家的中央银行负责发行。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发行量,但决定不了纸币实际代表的直接量(纸币的实际购买能力、币值)。

  4.正确理解价值规律

  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④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可以促进商品生产者实现优胜劣汰。

  5.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②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直接因素。居民收入包括居民的当前收入、过去收入、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以及居民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价格高低影响消费水平。一般来讲,价格上涨,消费水平下降;价格下降,消费水平上升。④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影响消费水平。⑤居民家庭人口数量、消费观念等影响消费水平。

  6.正确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以及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②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7.正确认识公有制为主体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②体现:共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③范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④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⑤意义:在我国只有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②实行这一制度的必然性: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决定的。③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性: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④态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经济,国家鼓励、支持、引导、加强服务和监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9.正确理解公司的经营与发

  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企业形象。④公司还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强强联合和企业兼并,提高经营者的素质。

  10.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

  ①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②劳动者:加强文化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在思想上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等多种方式就业观,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11.正确理解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①在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②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是指个体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的一种分配方式。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③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④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⑤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⑥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与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由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2.了解生产分配的种类以及对应形式

  ①按资本要素分配。如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权所得利息、私营企业的税后利润等。②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租金或转让金。③按技术要素分配。如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④按劳动要素分配。如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⑤按管理要素分配。如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⑥按信息要素分配。如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

  13.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公平

  ①收入分配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②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③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④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⑤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高收入者的收入,着力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项重要举措。国家通过税收政策等措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14.正确认识国家财政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国家财政具有资源促进合理配置的作用。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15.正确区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

  ①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增发国债等。②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新代理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如利率的`调整等。③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属于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起作用。

  16.正确区分违反税法的四种表现

  ①含义不同。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补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②手段不同。偷税是以欠税、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欠税是以拖欠的方式逃避纳税。骗税是以欺骗方法获得税收优惠。抗税是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抗拒税法规定。

  17.正确理解市场调节

  ①方式:主要是通过、供求、竞争来进行资源配置。②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③优点:市场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④缺点: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

  18.了解市场秩序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②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做出的具体规定。③市场规则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④市场交易规则:资源、平等、公平、诚实守信。⑤维护市场秩序:国家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市场规则,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每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心观念,遵守市场道德和市场规则。

  19.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0.正确区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①含义不同。自发性是生产经营者在价值规律支配下自发追求自己的眼前利益和不正当利益导致的。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帐号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此决策带有一定的盲目性。②表现形式不同。自发性是通过市场主体的不正当经济行为来表现的。盲目性是通过市场主体经营决策的失误来表现的。③导致后果不同。自发性可能导致盲目竞争、不当行为和两极分化,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和收入差距扩大。盲目性导致供求失衡,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资源不能得到合理配置。④解决手段不同。解决自发性的弊端,主要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解决盲目性的弊端,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21.正确认识全面小康

  ①提出: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②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③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努力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

  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3.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提高开放型的经济水平

  ①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②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惠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③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④加快调整和完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⑤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结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高一政治知识点】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高一政治知识点04-08

高一政治同步的知识点08-25

高一政治商品的知识点09-12

高一政治知识点复习07-05

高一政治《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点09-05

高一政治《多彩的消费》知识点04-08

人教版高一政治知识点归纳11-03

高一政治重要的知识点整理11-29

高一政治重要的知识点框架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