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心总结(精选8篇)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心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心总结 篇1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时代,敢于探索,敢于冒险,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众多心理素质中,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自信心,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想一定能够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信心是一个自我意识成熟的一种表现。自信心是力量的源泉,是胜利的保证。居里夫人有句名言:“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认为:当今世界的孩子,最需要培训的性格,首先是自信心,只有当一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迎接各项挑战时,他才有可能战胜它。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学生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生动力,提高自信心。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自信心的培养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自信心的培养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扬长避短,呵护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爱,自我尊重并期望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一种情感。自尊心使人主动、自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成绩差了点,但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弱智的,能力差的,存在缺点的人,事事也和普通高中学生一样,也有争强好胜,喜欢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杨的心理,这就是中职学生的自尊心。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我们在工作中要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扬长避短,以前成绩不好,并不一定代表着以后成绩不好;成绩不好并不一定代表着其它能力不行;细心、有效的呵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最大的满足,这是促使学生走向自信和事业成功的必要途径之一。
(一) 确立平等、和谐的师学关系
升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对老师总有一种敌视情绪,因为他们是别人眼中的“差生”、“后进生”,他们是从“分数决定一切”的氛围中走出的。本身就有一种厌学的情绪。在工作中,要尽力给他们营造出理解、宽容、尊重、合作的氛围,使他们在心理
上放松了,感觉这是一种朋友理解,家庭般的宽容,有错误;师生互相指正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有活动;大家一块讨论完成,成为学生的朋友;让学生自己的各种想法敢于表现出来,这些都有利于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二)正确积极的给予学生“心理暗示”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只表现在口头,还要表现在行动上。中职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也正逐步建立,这时,恰如其分的表扬,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句赞美的话语,甚至一缕赞许的目光,犹如滴滴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促其自尊、自信。如在让一个回答正确的学生坐下时,一个友好的微笑、亲和的目光,会在学生心里产生不小的影响,极大的提高他以后回答问题的自信心。
(三)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老师要全面了解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表扬,耐心帮助他们进步,尊重、宽容他们,使他们慢慢的变成一个会替别人着想的人,一个尊重老师,爱护同学,团结同学的好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表杨,使他们不断地克服,改掉了自身的毛病,逐渐迁移到其它方面自信心的增加。
二、因材施教,给学生提供展现自己优点,获得成功的机会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坚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教育内容和方式,制定出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活动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更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一)提供一个平台,鼓励学生展示才艺
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很多孩子从小就在接受种种才艺的培训,如舞蹈、绘画、武术和语言表演等。经常为学生们提供展示自己优点的机会,使他们的的长处和优点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特别是哪些被忽视、被排斥的学生,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表现,改善他们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让大家肯定,接受他们,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二)精心组织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找到自信
许多学生之所以对学习没有信心,就因为遭到学业失败次数太多了,因此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精心组织各种活动;如诗歌朗诵、演讲赛、棋类、书法、绘画等比赛,比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着苹果,让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就会精神愉悦,从而增强自信心。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都能从各自的亮点开始增强自信心,最后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目的。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帮助学生学会待人接物,让学生在交往中展显自己的“亮点”。 人是需要交流的,交流是双向的,因而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一样体现了一种民主,如果学生感到没有人可以分担他的想法、他的问题,没人分享他的`内心感受,孩子就没有自信心可言。因此我们就要多注意学生细微的变化,多与学生交流,开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帮助他们学会怎么对待同学、朋友、老师、父母,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待人接物,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关心和理解他们的,多给他们信任,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展显自己的“亮点”。
三、正确引导,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
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挫折,有人会产生沮丧情绪,从而很容易产生自卑,学生尤其如此。自卑心理又称为自我否定意识,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这是与正常的自尊心相对应的一种病态心理。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并得以发展,就会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产生一系列显著的影响,在各种活动中,尤其是集体活动和竞争中便会失去自信。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他会不断引发新的问题,甚至影响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成为社会的隐患。自卑,是人建立自信道路上的绊脚石,拦路虎。我们让学生远离自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战胜困难,增加勇气,克服自卑心理,增加自信心。
(一)鼓励多于批评,信任多于限制
如果学生每天听到的只是指责声,而他又要生存下来,他对自己的保护只能是装作听不见,对教师的批语埋怨不予理睬。时间长了,学生对教师的话就不分合理不合理,一律拒绝入耳。学生也会越来越封闭自己,越来越自卑。因此,教师应该尽量多关心鼓励学生,少采取批评的态度。教师的责任在于不断发现并培养学生做事情的能力,不可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活动,否则,教师的限制越多,让学生孤独感就越强烈,越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合理运用“精神胜利法”帮助学生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 有时有些挫折和困难学生经过努力也无法解决时,就要合理运用一些“精神胜利法”来自我解嘲,以确保学生健康的心态,发挥自身优势后产生动力带动困难问题的突破,产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美好心理,达到整体前进。
(三)教学中照顾到学生个体的差异
教育过程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体的差异,对学生的教学要求要因人而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取得进步,从而形成自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模式来布置作业,能力强的要求高一点,能力差的要求适当的降低标准,让学生都能达到目标,让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就的喜悦。例如在总结每一堂课的知识点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即:能力强的学生掌握五个知识点,能力适中的学生掌握四个知识点,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可降低要求,掌握三个知识点;提问时教师也不妨把握学生的基本能力,把简单、容易的问题让那些失去自信、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回答,回答正确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使其感受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励和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找回自我,增强自信。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和个性。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学生个人的爱好与特长,创造学生成功的机会,要让学生在他们有特长的领域里找回自信,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而重新燃起希望之火。教师不能用“学习成绩好坏”这唯一的一把尺子来标定所有的学生,要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这样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一旦获得成功后就看到了自己比别人优越的地方,从而产生自信,自觉克服其薄弱环节。自信心是心理键康的重要指标,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多方引导,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更为以后工作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心总结 篇2
自我校推行“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来,我积极响应,认真实践,在实践中发现这个模式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优点,现在反思本组的教学,做一阶段性小结:
一、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效果
1、学案使用讲究实效
学案应明确自学问题,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进行自学,为学生的表达和展示提供内容和资本,并且在课堂的交流活动中又为学生的表达和展示提供机会和舞台。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和能力。这也应该是以学为主模式的特点和亮点。
2、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困生学习能力,教学中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素质差别入手,将全班学生分为A、B、C、D四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乐学、善学。
在“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比较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但我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关键还应是个人的独立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还是把个人独立学习放在首位,通过个人独立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然后将自己的见解在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二、存在的问题
教师总体目标和预设的结果对学生的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实际教学中却是遇到了种种问题。
1、部分学生存在预习只是为了应付老师上课的提问、检查的错误观点,不能正确对待课前预习。
2、有些学生在进行预习后,由于事先了解老师所要讲的内容,听课时就不认真了,这样,预习反而影响了听课的效果。
3、小组合作中,个别学生合作不积极、合作学习不够深入、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没有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和高效性。
三、改进的措施
针对种种现象,在下一阶段要做到:让学生认识到,课堂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只有学生对预习有了正确的态度,才会真正地对待预习,也才能从预习中获得收益,从而反过来强化预习,激发兴趣。
在小组合作中,要让学生对自己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努力探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小组同学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心总结 篇3
自信心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动力,是成功的根本保证。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同样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对战胜学习中的困难才具备更大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才能在学习上不断进取,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上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积极性,对于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自信心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一种心理倾向。自信心的形成跟他人的性格,意志有很大的关系,内因对学生心理发展变化起主要作用。学生缺乏自信心的主观原因突出表现在如下几点:
(1)自卑心理。
妨碍自信心树立的主要心理原因就是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一种自我否定的心理倾向。在学习上造成自卑心理的原因往往有下面的因素。比如认为自己的智力不如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认为自己天生学习能力差,“不是学习的料”,自暴自弃,在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也有可能在学习上曾经受到个挫折和失败,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不能正确对待,从而产生悲观,消极情绪,丧失自信心,形成自卑心理。
(2)畏惧心理。
有的学生还没有学习数学之前,听别人说数学难学,就产生了畏惧心理。这类学生一般害怕困难,缺乏创新,进取精神,在这类学生中,女生占比例较大。主要原因是题目胆小,个性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薄弱,受到挫折容易产生精神紧张、焦虑、恐惧与不安。再加上旧观念的影响,总认为女的没有男的聪明,家长和教师对女生的期望值与信任程度都较男生低,给女生造成一种不良的心理暗示。
(3)惰性心理。
惰性心理是一种不求上进,无所事事,消极怠工的不良心理状态,有些学生未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缺乏竞争意识,在竞争面前甘拜下风,尤其是学习上某遭失败后,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因而丧失成就动机,从而养成惰性心理。
基于以上认识,学校教育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最大限度地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具备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转变观念,热爱学生
小学教育是人的发展的初始阶段,人生的序幕。人的充分发展还有待于以后的展现,人生的高峰“好戏还在后头”。所以,我们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绩不能看死或看得太重,要善待学生,使他们满怀信心地成长。
“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给学生以真诚的关爱,学生就会情绪高涨、思维敏捷、信心增加、乐于交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优等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厚爱学困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亲其师。信其道,心理相融,情感相通,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育发生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良好期待,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对学生发展具有推动和引导作用。
二、寄予期望,增强自信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都是有害的。期望过高,学生老是达不到目的,自然有损于其自信心的树立与巩固;期望过低,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即能达到,自然谈不上树立自信心;只有期望适中,使学生经过一定努力才能达到,才有助于树立与巩固其自信心。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目标,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以增强其自信心。
三、激发兴趣,吸引学生
兴趣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把数学教得“有趣”。我在开始的第一节课,首先让学生知道数学将学些什么,学了数学有什么用,只要第一步开头开得好,就会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精神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心理环境,树立了要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做实验的做实验。同学们在快乐中获得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教给方法,获得成功
有些学生,智商并不低,学习也认真了,但是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他们所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学习的方法不当造成。
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科学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包括预习,听课。练习,作业,小结等环节。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这几个环节上往往做不好。如:他们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听课思想容易开小差,平时不重视及时复习,总是考试前才匆匆忙忙的复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等等。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我从这几个方面进行:
(1)指导学生掌握好预习、听课的环节。首先让学生知道课前预习的意义,掌握课前预习的方法,学生学会了课前预习,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听课效率。课堂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听课注意力集中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和基础。学困生往往课堂听课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虽然影响听课注意力集中的因素很多,但是最关键的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因此提高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学会自我克制,自我约束,才能使听课效率得以提高。同时老师也可以用一些课堂语言来帮助他们,如每天有预习作业,所以课堂上的一些例题可以让学困生做,并及时给予鼓励。在后面的练习中如果学困生完成得较好可以有这样的说法:一次性作对的同学请举手;连续性作对的请举手;等等话语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能提高听课效率。
(2)学完一个单元后,不能单一的靠教师课堂讲解复习,进行单元测验的方法来进行小结。巩固。可以布置学生每人自己出一份检验题,然后互相交换考试和批改。用这样的方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复习效果较好,学生在汇编测验试题。互相做题和改卷过程中,使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更好的达到了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和综合应用的目的。
根据不同的孩子及时地把自己的“情”和“爱”传递到孩子们的心中去,让孩子们在我们的关爱中,点燃进步的火花,增强必胜的信心!使孩子在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心总结 篇4
一、赏识他,肯定他
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社会的肯定。 赏识让人热爱生命,善待生命,少了它,一个人的自信就会营养不良,甚至枯萎。赏识不仅仅给学生以关爱和期望,还给了他自信,所以要对学生说:“你行!”对于我们的智障学生,更要给他最真诚的爱,欣赏的眼光,信任的话语,甚至处处表现对他的需要,让他知道自己是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这些都要成为自然的流露,而不是刻意的安排。
二、鼓励学生要相信自己
积极创设培养智障学生自信心的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平时,遇事常对他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错,大胆去做吧,相信自己”。 如:李磨白做事比较小心谨慎,就让他保管教室的钥匙,保管好教室里的财产,他感觉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和重用,自己很开心,学习和“工作”更有劲儿了。因为学生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教师的评价,教师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他,他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三、要重视保护智障学生的自尊心
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因为有高度自尊心的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学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没人爱他,缺乏自信。因此,作为老师、家长,切忌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学生,不用别的学生的优势来比他的不足,不能在别人面前惩罚学生或不尊重学生,不把他的话当“耳旁风”,不滥施权威,以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之产生自卑感,从而丧失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要特别的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发展自尊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四、让学生的闪光点“闪光”
每个智障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老师应该分析他们发展的特点、扬长避短,针对不同智障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不要将他们作横向比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速度和发展优势,老师要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从而树立起“我也行,我也很可爱”的观点充满信心的面对自己,努力追求进步。如:王丽嘉很调皮,学习也不努力,但是声音比较好,我们就可以组织一些唱歌或朗诵方面的活动,让他积极参加,充分表现自己的特长,从而得到大家的赞许和尊重,增强了他的自信心。老师要善于利用每个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启发引导他,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老师要在学习、生活中注重一点一滴的情境,不放过任何教育契机。从而从小树立智障学生的自信心,为他将来参加学习、工作、生活等一切社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将来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成功,扫除障碍,所以作为老师应该把对智障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心总结 篇5
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其自身能力、自我 发展 的肯定。自信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存在价值,相信自己能获得成功,哪怕遇到困难,也能直面困难,迎刃而上。然而在小学唱歌教学中,很多学生不敢当众唱歌,对当众唱歌表现出极其紧张、害怕;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时面无表情,声音无力,象在背书;有的甚至不喜欢唱歌。那么如何能让学生们热爱 音乐 、自信地歌唱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树立唱歌时的自信心。
一、以兴趣为先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激发其兴趣。兴趣与信心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自信的歌唱。兴趣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引导和培养。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 规律 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 内容 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1.创设情景、引导参与。
音乐课有其自身的特点,每首歌曲更有其自身的音乐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通过语言描绘,图画再现,音响渲染,扮演体会,设悬置疑等多种途径,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乐此不彼地致力于唱歌教学。
2.借助游戏,寓教于乐。
游戏是孩子表现生活、 学习 的重要方式,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他们常在游戏中以最 自然 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音乐课如果只停留在让学生被动地听唱歌曲的层面,那必然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如果在游戏中学唱歌曲,如:边唱边做开火车游戏,边唱边玩拍球游戏,边唱边做红灯、绿灯游戏,这不仅能减轻学生唱歌时的心理压力,而且能体验唱歌的乐趣。
3.开展竞赛,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好胜心、荣誉感、表现欲特强,他们总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课堂上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竞赛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竞赛活动既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较量,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挑战;既可以是男、女生之间的比拼,也可以是各小组之间的竞争。这些竞赛或以独唱、齐唱的形式进行,或以表演唱的形式开展;或者要求接口唱,或者要求编词唱。总之,教师要根据具体歌曲巧妙设计符合学生特征、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竞赛活动,让学生从心底喜爱音乐,喜爱唱歌。
4.分层励进,体验成功。
唱歌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而具有灵活多样性,教师要对教学 方法 和教学形式做最佳选择和综合运用。可以根据学习主体——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愿望来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成功的乐趣。我们知道十个手指不会一般齐,对于一些能自信而歌的学生,要求他们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对于一些对独立唱歌感到紧张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背唱歌曲;而对于一些对自己没有信心、惧怕唱歌的学生则只要求他们唱准歌曲的节奏和音高。不同的学生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会逐步认识自我,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唱好一首歌。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唱歌潜能,使部分学困生和没有信心者减少对唱歌的恐惧,树立起唱歌的自信心。
二、以情感为依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在教学活动中,情感直接 影响 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可以说情感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它具有引发、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是啊,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疏导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1.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情感氛围。
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保持同一水平线上的心理接触,不要总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威严姿态去面对学生。现在各行各业不都在提倡微笑服务吗?我们何不也将微笑带进课堂呢?课堂上,教师面带微笑,娓娓道来,学生如沐春风,心情舒畅。这样可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惧怕感,增强其信心。也可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老师更容易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更喜欢上 音乐 课,喜欢唱歌。试想,学生带着一种紧张、压抑的心情来上课,能积极、主动吗? 研究 表明,少年儿童的 学习 积极性、创造性与自信心是和师生情感密切联系的。
2.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
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际交往、情感沟通的过程,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在唱歌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按自己的主观意志设计教学并按部就班地教完每一首歌,那他就大错特错,他的教学是失败的。我们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向,细心留意每个学生的眼神、表情,及时发现 问题 ,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或热情的语言、真挚的爱心帮助学生,使学生认识自我。教师只有研究学生情感,了解学生情感,及时捕捉学生的情感信号,才能有的`放矢的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而歌的信心。
3.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每一个孩子。
新课程理念指出:义务 教育 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收益。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特别关爱一些歌唱得好,乐理知识掌握得牢固,又爱表现自我的“特长生”。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是“特长生”,上台表演的是“特长生”,大部分学生则成为“特长生”的“陪读生”,结果这些“特长生”因为常常被老师关注而特别喜欢上音乐课,对自己也充满信心。其实学生都有希望获得成功的心理需求。我们何不也关注一下那些胆小、怕羞、性格内向、不爱表露自己的学生呢?如果我们更多地把最美的笑容留给他们,更多地把最深的关怀留给他们,更多地把无私的爱留给他们,用自己的健康情感去感染他们,让他们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偏爱,让他们也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增加信心,从而热爱歌唱。
4.在集体活动中寻找自信的支撑点。
许多心 理学 家发现,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比不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更容易,他们之间的心灵界限更少设防。一些学生在教师面前很胆小,很拘紧,很自卑,但在同学面前却很大胆,很活泼,很自信。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特殊情感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好朋友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表演等集体活动,努力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自己的集体大舞台,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尽情地唱、忘情地奏、入情地演。教师要用“放大镜”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多一些表扬,多一些鼓励,让一些自卑的学生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让他们从中找到自信的支撑点,让自信的光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由衷地唱出自信的歌!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心总结 篇6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力量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众多心理素质中,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国外一些心理学家跟踪调查了数百名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大致相同的少年。当这些被调查的对象步入显示成果的年龄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有的成了事业上的佼佼者,有的却无所作为。
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心理定势在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些自我肯定的内心倾向较稳定者,其成功率大都超过自我否定倾向较明显的人。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是与活动的成败相对应的'。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说明自信心作为成才的重要条件,它在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已被社会各界人士所接受。
人是一个高度自我调节的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发生作用。人们大都根据对自身力量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来指令自己的行为,由此而来的行为积极程度又直接联系着活动的效能。在现实生活中,盲目自信,企求过高,力不从心,导致失败的事固然时有发生,但在学生当中,更多的却是自我评价过低,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认为自己干不了,于是畏缩犹豫裹足不前,压抑了内在能力的发挥。过强的自我否定评价就是通常所说自卑感。有自卑感的学生行为怯懦,处处依赖老师、父母和同学,活动效率低微。小学生处于生理发育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阶段,情绪的两极性较为明显。老师的疏忽或入教育误区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
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写成绩报告册时,能评价他聪明,能干。写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你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英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美国一所小学做实验,以18个班的学生,作了预测未来的测验,然后把具备“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这种暗示坚定了老师对这名单上的学生的肯定。使这些原本是随意指定的学生感到异样的自信、自尊、自爱,敢于提问、回答。8个月后复试,这些学生进步快、活泼、可爱。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为何不满足他呢?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何乐而不为呢?
二、珍视学生的成功。
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说:“你能跟同学愉快的相处,老师真高兴。”这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充满自信心。学生向你提出某种意见,你倾听后说:“你的建议值得我接受,并且使我欣慰。”学生从你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断力。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参与。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在学校,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还可以委托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对于学生的过份保护,过份操纵,不放心他们独立介入生活中的“难题”,自己一手操纵,这是对学生的力量估价过低的表现。剥夺实践,不仅障碍了能力的形成,而且使学生丧失独立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聪明的老师是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鼓励他们独立学习的。
三、多给学生提供摆脱失败,虚拟成功的机会。
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苏霍姆林斯基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从不打不及格分数,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好成绩,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见教师要在教学中,活动中不断地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在创设的机遇中没有把事情做好,老师就加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且会跟你对立。
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谬·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正因为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细心的教师会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心总结 篇7
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是一种积极、肯定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
自信心在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也就是说愈是自信的孩子,愈会成功,愈会成功则会是显得更为自信。反之,愈是缺乏自信则会是导致更深的自卑。成功较多的孩子,很少担忧与分心,会更集中精力去面对一切。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呢?我从以下方面谈点认识和做法。
一、赏识教育,激发学生自信和自强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小学1--6年级随机抽取20%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了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向老师宣布说:这些学生有很大的学习潜力。预示他们可能比其他学生有更好的成绩。八个月后,老师获得如期的结果。一年后,再一次测验,这些学生的成绩仍在提高。
罗森塔尔这种实验效应被称为皮马利翁效应,学术界又称为罗森塔尔实验效应或期望效应。期望是一种看不见的教育信念,对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能够取得多方面的成功,从而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期望,以适当的表达方式传递给他们,他们易于接受,就会激发其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能自觉努力去实现,不断地逼近远景性期望。这个适当的表达方式就是赏识,它包括肯定、赞美、表扬、鼓励以及宽容,学生的自信心、进取的锐气、活泼的灵性、开朗的性格,都来自于赏识。
赏识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予以强化,避免别人的标准来自己的孩子。因为在幼儿时期,孩子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和成人对他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的自信是教师和成人树立的,尤其是当孩子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时,要及时予以肯定和强化,使孩子感到我行!--这种感觉十分重要,这就是自信心。孩子有了自信心就必然愿意再接受这类挑战。最胆小怯懦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偶尔也会做行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是微不足道的,但做父母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如我班上一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是最让家长和老师头痛的,但偶然间他的画画比以前进步了,我马上抓住时机当大家的面表扬鼓励他,以后只要他稍有进步都及时鼓励,以此来改变他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而不是当孩子兴冲冲地说老师说我进步了,而家长却说你得意什么,离好孩子的标准还差远了。或当孩子兴冲冲地说:我考了100分了。而家长说:某某考了双百分等。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对做好孩子和考100分没了兴趣,缺乏信心。而教师多说一句你进步了,希望你下次考双百,将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很好的效应。第二,要注意的是,赏识要持之以恒,切忌急躁粗暴,大声呵斥。一般情况下,教师、家长都会注意鼓励孩子,但有时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容易造成成人行为失控,在情急生气时忘了鼓励反倒讥讽,大声地指责:这么笨,别上学了、你真没记性、真是死不改悔等,从而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降低孩子对自我的评价,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让他们在痛苦中总结经验,在教训中学到智慧,使其不迁怒,不贰过,我们对孩子错误的处理至关重要。爱迪生母亲的宽容使这个世界多了位发明家。同样,教师和家长的'宽容也会使孩子感受一份真爱与抚慰,所以我们对孩子要宽容、和善、耐心,时刻不能过度。赏识孩子,给孩子以希望。第三,赏识不能过度。赏识教育主张对孩子多肯定,多鼓励,少批评,但不等于孩子犯了错误就不去批评,依然不断地赏识。再者,过度赏识,会导致孩子自满自傲,任性,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若稍遇坎坷便一蹶不振。我们要适当把握赏识力度,不同孩子赏识的程度不同。如胆小呆板的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好孩子、任性的孩子适当赏识,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多鼓励他克服任性的行为。
二、目标分解,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欢乐
培养自信心的另一关键因素是:成功的体验。如何让学生获得成功?必须先弄清楚什么叫成功。在具体的活动中,我们总要确定一定目标,也就是我们的活动要达成的结果。当活动告一段落,我们会回过头来将活动结果与最初的目标相对照,看看目标是否达成。因而,可以说,成功与否即是目标达成与否。
这里有两点需提出:其一是在某一活动之初如何引导学生确立力所能及的目标;其二是活动告一段落,如何恰当地予以评价。
定什么样的目标才算恰当?目标太易,不具备挑战性,学生反而没有动力;太难则会导致失败带来挫败感。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教师或家长联系任务去把握,宜采用目标分解法,的策略。如活动之初,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不要一下子提出较高要求,令学生望而生畏。特别是对于一个后进生,除了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外,还要帮助他们正确设置目标。只有目标设置正确,才有目标实现的可能,也才的努力的方向、前进的动力。假如给后进生设置的目标偏高,后进生以自身当前条件根本无法实现,那么这种目标激励对他来说成功可以能性极小,更有甚者会让他认为自己无用,被罐子破摔,产生消极情绪。教师应从较低要求开始,让学生跳一跳就可摘到果子,品尝到成功的滋味,然后再加大力度,让学生拾级而上,最终达到成功的巅峰,从而顺利完成预期设定的整体目标。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目标分解的思想和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转化一位经常不做作业且学习成绩不佳的后进生时,我先只要求他肯做作业,然后在逐步补课后要求他逐步提高作业正确率,对他的作业,我一反常规,多用稍有进步、有进步大有进步和还需努力等文字来评定其成绩,直至等他学习追上其他同学,才和其他学生一视同仁,作业成绩评定采用等绩制。
让孩子体会成功,除了活动之初要确立适当的目标之外,还应注意在活动告一段落之后,给予适当的评价。在这一方面我们最易犯的错误是持一种非此即彼的判别标准,没有完全达到目标是没有成功,没有成功就是失败。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或家长硬套一些目标,例如,认为功课必须达到90分以上才算成功。以这种整齐划一的标准,对每个孩子作非此即彼的评判,不可避免地会给部分学生带来挫败感。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起点;即使在同一孩子身上,不同的活动领域或不同的学习科目也存在不同的具体情况。只要孩子付出努力,只要孩子对照自己的起点有所进步,他就应得到肯定和鼓励。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暂时后进的学生,若等他们有了优点再去表扬,那他们被表扬的机会就太少了。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主动帮助他们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为表扬创造条件,让小小的成功去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正确地面对竞争,提高耐挫能力
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结构层次是金字塔分布,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必须依据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结构。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新世纪,我们更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各类竞争有如家常便饭,因为每个学生自从踏入校门,就开始了竞争,到了五六年级,他们已经是久经沙场的老战士了。但是,也还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学生不敢参与竞争;有的学生一参与竞争就会垂头丧气。这是为什么呢?
良好的竞争心理素质中,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有信心,就会以自信的热情投入到各种活动中,就更容易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对学生进行意志品格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明白,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持之以恒,就能获得成功。作家张抗抗在题为《什么时候开始都行》一文中谈到她儿子的成长过程。那孩子一直功课平平,无任何特长,后来在学习外语方面树立起信心,从此走上成功之路。在孩子长长的成长过程中,也正如张抗抗所言:什么时候都行。只要孩子重新拾回了信心,他就会走向成功。在竞争的某个环节上的失利,只是暂时的。教师和家长给予学生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态度,充分相信自己,学会放松自己的方法,以平静自如的心情投入竞争。正确地评估那些暂时性失利,不让一时的失利挫败自己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养,赏识教育是前提,能激发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孩子体验到成功,重塑孩子的自信;面对激烈的竞争,正确引导,让孩子时刻保持自信心,不要把一时的失利看成永恒的失败方能成功。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心总结 篇8
要相信学生,让学生习惯自信,就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环境,营造氛围,在与孩子相处中爱孩子,赏识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在平时的相处中相信学生,让学生习惯自信。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它并不是通过简单地说教或开展几个活动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我们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学习中、玩乐中,时时刻刻又不露痕迹地渗透。只有通过这点点滴滴地积累,孩子们的自信心才会一天天地增强。
自信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学业及事业成功的第一要诀。作为一种性格特征,自信是在青少年与现实反复交往、不断进行实践锻炼、强化认知和体验进程中形成的。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心理品质正在形成过程中,可塑性很强,是播种自信种子的最佳期。如果错过对学生自信心培养的这一时期,将来贻误他们的终生。在具体工作中,我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一、创设环境,让学生树立自信。
要让学生自信,首先要创造一个“爱”的环境,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爱。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要树立孩子的自信,教师所要做的首先就是让孩子们知道爱,感觉到爱时刻就在自己的`周围。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向老师问好,打招呼。我为什么就不能打破这一常规,借以拉近师生关系,创造一个师生平等、互相尊重的环境呢?从那以后,我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教室里和孩子们打招呼;课间休息时,我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一块说说笑笑;课外活动时,我和孩子们一起打球、赛跑,做各种游戏;平时在路上碰见我的学生时,我也主动招呼他们。和学生在一起,我们是师生,更像是一个大家庭中的不同成员。融洽的师生关系,让我的每一位学生心理都充满自豪感的认为:老师很喜欢我呀!我在班中努力开展各种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的机会,张扬他们的个性。如:“读书比赛”、“书法比赛”、“乐学竞赛”、“歌唱比赛”等等。这个平台给一批在学习上没有取得优异成绩,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有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做事怯生生,怕别人嘲笑的落后生显示自己的特长,向全面发展方向努力。实践使我认识到,和谐的氛围,是使学生树立自信心的第一步。
二、赏识学生,让学生增强自信。
有人说:批评伴随着孩子,他学会谴责;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倍增;赏识伴随着孩子,他明白人生终须一搏?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想法、说法、做法和各不相同的习惯,常常是成年人无法理解的。教师如果能换一种眼光,用理解、用关爱去体会学生的一切,就会认识到那一切原来是那么美好。有的学生好动,原来它适宜于在活动中学习;有的学生注意力容易转移,原来它更擅长于发散性思维;有的孩子常常突发奇想,原来他在创造性思维方面有独到之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强项发现者”,发现并赏识每一位学生身上的特殊点。让学生感到“我也能干!”这就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心。
一位名人说:“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适时对学生鼓励,让不同性格的学生都能增强自信心。当孩子在困难面前犹豫时,我会说:“你行,你一定行!”这积极的心理暗示,逐渐转化为孩子的自我暗示:“我行,我能行!”可见,一句鼓励的、赏识的话,可以塑造一个成功的人生;一句贬责的、挖苦的话,则可能毁掉一个天才。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心总结】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信心11-21
初中阶段如何培养学生自信心10-24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信心08-16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10-09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03-02
如何培养自己的自信心11-23
大学生如何培养自信心10-21
论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11-23
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