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三物理电阻及欧姆定律常考知识点归纳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 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 )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 ;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千欧(K)。
1兆欧= 千欧; 1千欧= 欧。
3.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当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一定时, 不同,电阻一般不同。(2)导体的 和 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 (3)导体的 和 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 (4)导体的电阻还和 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 越高,电阻越 。
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 、 和 。(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
5. 的物体叫导体。 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石墨、陶瓷、人体,塑料,大地,纯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玻璃,空气、,油。
6.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常温下的玻璃是 ,而 状态的玻璃是 。
7.半导体:导电性能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8.超导体: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物质的 会完全消失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物体叫 ,超导体 (有、没有)电阻。
9.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 来改变电阻的。
②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 来改变电路中的 。
③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2A表示的意义是:
④ 正确使用:A应 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 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 的变阻器。
10.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 成正比,跟导体的 成反比。(当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当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
11.公式: ( ) 式中单位:IUR 。
13.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 不变,电阻与电流和电压 。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电阻 。通过的电流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R=U/I)
②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 。(I=U/R)
③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 。(U=IR)
14.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③电阻: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
④分压作用:U1:U2 = ;
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 (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
④分流作用: ;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
15.伏安法测电阻:(1)测量原理: 。(2)电路图: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 。
④正确使用:A应 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 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 的变阻器。
10.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 成正比,跟导体的 成反比。(当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当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
11.公式: ( ) 式中单位:IUR 。
13.欧姆定律的应用:
④ 同一个电阻, 不变,电阻与电流和电压 。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电阻 。通过的电流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R=U/I)
⑤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 。(I=U/R)
⑥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 。(U=IR)
14.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③电阻: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
④分压作用:U1:U2 = ;
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 (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
④分流作用: ;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
【初三物理电阻及欧姆定律常考知识点归纳】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电阻08-01
初三化学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08-05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归纳09-27
高中物理学史常考知识点归纳04-02
中考历史常考的知识点归纳01-27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归纳(精华)07-10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归纳2篇12-18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归纳(2篇)06-18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10-17
高中政治常考大题知识点归纳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