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知识点
初三数学知识点1
1圆、圆心、半径、直径、圆弧、弦、半圆的定义
2垂直于弦的直径
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方弦所对的两条弧;
平分弦的直径垂直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弧、弦、圆心角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4圆周角
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5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点在圆外
点在圆上d=r
点在圆内d
定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三角形的外接圆: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6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相交d
相切d=r
相离d>r
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圆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为它的内切圆,圆心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为三角形的内心。
7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外离d>R+r
外切d=R+r
相交R-r
内切d=R-r
内含d
8正多边形和圆
正多边形的中心:外接圆的圆心
正多边形的半径:外接圆的半径
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没边所对的圆心角
正多边形的边心距:中心到一边的距离
9弧长和扇形面积
弧长
扇形面积:
10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侧面积:
全面积
11 (附加)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
第五章概率初步
1概率意义: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则常数p叫做事件A的概率。
2用列举法求概率
一般的,在一次试验中,有n中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概率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中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就是p(A)=
3用频率去估计概率
初三数学知识点2
重点代数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代数式的运算
☆内容提要☆
一、重要概念
分类:
1.代数式与有理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
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
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3.单项式与多项式
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如,
=x,=│x│等。
4.系数与指数
区别与联系:①从位置上看;②从表示的意义上看
5.同类项及其合并
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
6.根式
表示方根的代数式叫做根式。
含有关于字母开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
注意:①从外形上判断;②区别:、是根式,但不是无理式(是无理数)。
7.算术平方根
⑴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0与平方根的区别]);
⑵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
①联系:都是非负数,=│a│
②区别:│a│中,a为一切实数;中,a为非负数。
8.同类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
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满足条件: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把分母中的根号划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9.指数
⑴(幂,乘方运算)
①0时,②a0时,0(n是偶数),0(n是奇数)
⑵零指数:=1(a0)
负整指数:=1/0,p是正整数)
二、运算定律、性质、法则
1.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法则
2.分式的性质
⑴基本性质:=0)
⑵符号法则:
⑶繁分式:①定义;②化简方法(两种)
3.整式运算法则(去括号、添括号法则)
4.幂的运算性质:①=②=③=④=⑤
技巧:
5.乘法法则:⑴单⑵单⑶多多。
6.乘法公式:(正、逆用)
(a+b)(a-b)=
(ab)=
7.除法法则:⑴单⑵多单。
8.因式分解:⑴定义;⑵方法: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组分解法;E.求根公式法。
9.算术根的性质:=0,b0,b0)(正用、逆用)
10.根式运算法则:⑴加法法则(合并同类二次根式);⑵乘、除法法则;⑶分母有理化:A.B.C..
11.科学记数法:a10,n是整数=
三、应用举例(略)
四、数式综合运算(略)
初三数学知识点3
我们学习的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通过圆心的直线,所以是无数条对称轴。
圆及有关概念
1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circle).这个定点叫做圆的圆心。
2 连接圆心和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radius)。
3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diameter)。
4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chord). 最长的弦是直径。
5 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arc).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优弧是用三个字母表示。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劣弧用两个字母表示。半圆既不是优弧,也不是劣弧。优弧是大于180度的弧,劣弧是小于180度的弧
6 由两条半径和一段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sector)。
7 由弦和它所对的一段弧围成的图形叫做弓形。
8 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central angle)。
9 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10 圆周长度与圆的直径长度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超越数,通常用π表示,π=3.1415926535……。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取π≈3.14。
11 圆周角等于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字母表示
圆—⊙ ; 半径—r或R(在环形圆中外环半径表示的字母); 弧—⌒ ; 直径—d ;
扇形弧长—L ; 周长—C ; 面积—S。
圆的表示方法要求很严格,需要用到相应的知识要求。
初三数学知识点4
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
2、概率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
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probability), 记作P(A)=p.
注意:(1)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数量反映。
(2)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即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
3、求概率的方法
(1)用列举法求概率(列表法、画树形图法)
(2)用频率估计概率:一大面,可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频率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事件发生的概率)附近,说明概率是个定值,而频率随不同试验次数而有所不同,是概率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
初三数学知识点5
I.定义与定义表达式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y=ax^2+bx+c
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II.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
顶点式:y=a(x-h)^2+k [抛物线的顶点P(h,k)]
交点式:y=a(x-x)(x-x )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 ,0)和 B(x,0)的抛物线]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
h=-b/2a k=(4ac-b^2)/4a x,x=(-b±√b^2-4ac)/2a
III.二次函数的图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x^2的图像,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初三数学知识点6
二次函数(quadratic function)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多项式函数。二次函数可以表示为f(x)=ax^2+bx+c(a不为0)。其图像是一条主轴平行于y轴的抛物线。
一般的,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一般式
y=ax∧2;+bx+c(a≠0,a、b、c为常数),顶点坐标为(-b/2a,-(4ac-b∧2)/4a) ;
顶点式
y=a(x+m)∧2+k(a≠0,a、m、k为常数)或y=a(x-h)∧2+k(a≠0,a、h、k为常数),顶点坐标为(-m,k)对称轴为x=-m,顶点的位置特征和图像的开口方向与函数y=ax∧2的图像相同,有时题目会指出让你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成顶点式;
交点式
y=a(x-x1)(x-x2)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1,0)和 B(x2,0)的抛物线] ;
重要概念: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a的绝对值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a的绝对值越大开口就越小,a的绝对值越小开口就越大。
牛顿插值公式(已知三点求函数解析式)
y=(y3(x-x1)(x-x2))/((x3-x1)(x3-x2)+(y2(x-x1)(x-x3))/((x2-x1)(x2-x3)+(y1(x-x2)(x-x3))/((x1-x2)(x1-x3) 。由此可引导出交点式的系数a=y1/(x1*x2) (y1为截距)
初三数学知识点7
一、基本概念
1、方程、方程的解(根)、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
2、分类:
二、解方程的依据—等式性质
1、a=ba+c=b+c
2、a=bac=bc(c0)
三、解法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成1解。
2、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⑴基本思想:消元
⑵方法:
①代入法
②加减法
四、一元二次方程
1、定义及一般形式:
2、解法:
⑴直接开平方法(注意特征)
⑵配方法(注意步骤—推倒求根公式)
⑶公式法:
⑷因式分解法(特征:左边=0)
3、根的.判别式:
4、根与系数顶的关系:
逆定理:若,则以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5、常用等式:
五、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
1、分式方程
⑴定义
⑵基本思想:
⑶基本解法:
①去分母法
②换元法
⑷验根及方法
2、无理方程
⑴定义
⑵基本思想:
⑶基本解法:
①乘方法(注意技巧!)
②换元法
⑷验根及方法
3、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
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都可用代入法解。
六、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一概述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中学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具体步骤是:
⑴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问题给出和涉及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⑵设元(未知数)。
①直接未知数
②间接未知数(往往二者兼用)。一般来说,未知数越多,方程越易列,但越难解。
⑶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
⑷寻找相等关系(有的由题目给出,有的由该问题所涉及的等量关系给出),列方程。一般地,未知数个数与方程个数是相同的。
⑸解方程及检验。
⑹答案。
综上所述,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实质是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设元、列方程),在由数学问题的解决而导致实际问题的解决(列方程、写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列方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列方程是解应用题的关键。
二常用的相等关系
1、行程问题(匀速运动)
基本关系:s=vt
⑴相遇问题(同时出发):
⑵追及问题(同时出发):
若甲出发t小时后,乙才出发,而后在B处追上甲,则
⑶水中航行:
2、配料问题:溶质=溶液浓度
溶液=溶质+溶剂
3、增长率问题:
4、工程问题:基本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常把工作量看着单位1)。
5、几何问题:常用勾股定理,几何体的面积、体积公式,相似形及有关比例性质等。
三注意语言与解析式的互化
如,多、少、增加了、增加为(到)、同时、扩大为(到)、扩大了。
又如,一个三位数,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个位数字为c,则这个三位数为:100a+10b+c,而不是abc。
四注意从语言叙述中写出相等关系。
如,x比y大3,则x—y=3或x=y+3或x—3=y。又如,x与y的差为3,则x—y=3。五注意单位换算。
如,小时分钟的换算;s、v、t单位的一致等。
七、应用举例(略)
第六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解法
☆内容提要☆
1、定义:ab、a
2、一元一次不等式:axb、ax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不等式的性质:⑴aa+cb+c
⑵abc(c0)
⑶aac
⑷(传递性)acc
⑸ada+cb+d、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7、应用举例(略)
初三数学知识点8
1、 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
2、概率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 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probability), 记作P(A)= p.
注意:(1)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数量反映.
(2)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即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
3、求概率的方法
(1)用列举法求概率(列表法、画树形图法)
(2)用频率估计概率:一大面,可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频率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事件发生的概率)附近,说明概率是个定值,而频率随不同试验次数而有所不同,是概率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
初三数学知识点9
1、矩形的概念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性质
(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4)矩形是轴对称图形
3、矩形的判定
(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4、矩形的面积:S矩形=长×宽=ab
初三数学重点知识点(四)
1、正方形的概念
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正方形的性质
(1)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2)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3)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
(5)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小等腰直角三角形;
(6)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上的一点到另一条对角线的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3、正方形的判定
(1)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主要依据是定义,途径有两种:
先证它是矩形,再证有一组邻边相等。
先证它是菱形,再证有一个角是直角。
(2)判定一个四边形为正方形的一般顺序如下:
先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
再证明它是菱形(或矩形);
最后证明它是矩形(或菱形)。
初三数学知识点10
一、相似三角形(7个考点)
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比的意义、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考核要求:(1)理解相似形的概念;(2)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能将已知图形按照要求放大和缩小.
考点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有关定理
考核要求:理解并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一些几何证明和几何计算.
注意:被判定平行的一边不可以作为条件中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使用.
考点3: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考核要求: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为基础,抓住相似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考点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包括预备定理、三个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并能较好地应用.
考点5:三角形的重心
考核要求:知道重心的定义并初步应用.
考点6:向量的有关概念
考点7: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考核要求:掌握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二、锐角三角比(2个考点)
考点8:锐角三角比(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值.
考点9: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2)会用锐角互余、锐角三角比和勾股定理等解直角三角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应当熟练运用特殊锐角的三角比的值解直角三角形.
三、二次函数(4个考点)
考点10: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有关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常值函数
考核要求:(1)通过实例认识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知道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概念;(2)知道常值函数;(3)知道函数的表示方法,知道符号的意义.
考点11: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考核要求:(1)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2)在求函数解析式中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
注意求函数解析式的步骤:一设、二代、三列、四还原.
考点12:画二次函数的图像
考核要求:(1)知道函数图像的意义,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2)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体会数形结合思想;(3)会画二次函数的大致图像.
考点13: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基本性质
考核要求:(1)借助图像的直观、认识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建立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直线之间的联系;(2)会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并说出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
注意:(1)解题时要数形结合;(2)二次函数的平移要化成顶点式.
四、圆的相关概念(6个考点)
考点14: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
考核要求:清楚地认识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并会用这些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
考点15: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考核要求:认清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在理解有关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的定理及其推论的基础上,运用定理进行初步的几何计算和几何证明.
考点16: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是圆这一板块中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考点17: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应的数量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从与之间的关系和交点的个数这两个侧面来反映.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常需要分类讨论求解.
考点18: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
考核要求:熟悉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如半径、边心距、中心角、外角和),并能熟练地运用正多边形的基本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在正多边形的计算中,常常利用正多边形的半径、边心距和边长的一半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将正多边形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计算问题.
考点19:画正三、四、六边形.
考核要求:能用基本作图工具,正确作出正三、四、六边形.
初三数学知识点11
(一)知识要点:
知识点1:同类二次根式
(Ⅰ)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如 这样的二次根式都是同类二次根式。
(Ⅱ)判断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1)首先将不是最简形式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再看被开方数是否相同。(2)几个二次根式是否是同类二次根式,只与被开方数及根指数有关,而与根号外的因式无关。
知识点2: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理论依据是逆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只把它们的系数相加,根指数和被开方数都不变,不是同类二次根式的不能合并。
知识点3: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
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二次根式合并,合并的方法为系数相加,根式不变。
知识点4: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方法和顺序
运算方法是利用加、减、乘、除法则以及与多项式乘法类似法则进行混合运算。运算的顺序是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知识点5: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与乘除法则的区别
乘除法中,系数相乘,被开方数相乘,与两根式是否是同类根式无关,加减法中,系数相加,被开方数不变而且两根式须是同类最简根式。
初三数学知识点12
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
它们关于原点对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
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要注意的问题:
(1)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方法是描点法;
(2)画反比例函数图象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k≠0,因此不能把两个分支连接起来。
k≠0
(3)由于在反比例函数中,x和y的值都不能为0,所以画出的双曲线的两个分支要分别体现出无限的接近坐标轴,但永远不能达到x轴和y轴的变化趋势。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y=k/x(k≠0)的变形形式为xy=k(常数)所以:
(1)其图象的位置是:
当k﹥0时,x、y同号,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当k﹤0时,x、y异号,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2)若点(m,n)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上,则点(—m,—n)也在此图象上,故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3)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初三数学知识点13
1、概念: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面、旋转角
2、旋转的性质:
(1)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两个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两个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中心对称: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4、中心对称的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5、中心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6、坐标系中的中心对称
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
即点P(x,y)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P(-x,-y)。
初三数学知识点14
知识点1: 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 一元二次方程 3x2+5x-2=0 的常数项是-2. 2. 一元二次方程 3x2+4x-2=0 的一次项系数为 4,常数项是-2. 3. 一元二次方程 3x2-5x-7=0 的二次项系数为 3, 常数项是-7. 4. 把方程 3x(x-1)-2=-4x 化为一般式为 3x2-x-2=0.
知识点2: 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 直角坐标系中, 点 A(3, 0) 在 y 轴上。 2. 直角坐标系中, x 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 0. 3. 直角坐标系中, 点 A(1, 1) 在第一象限. 4. 直角坐标系中, 点 A(-2, 3) 在第四象限. 5. 直角坐标系中, 点 A(-2, 1) 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 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 当 x=2 时,函数 y=32 ?6?1x的值为 1. 2. 当 x=3 时,函数 y=21?6?1x的值为 1. 3. 当 x=-1 时,函数 y=321?6?1x的值为 1.
知识点4: 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 函数 y=-8x 是一次函数. 2. 函数 y=4x+1 是正比例函数. 1?6?1=3. 函数xy2是反比例函数. 4. 抛物线 y=-3(x-2)2-5 的开口向下. 5. 抛物线 y=4(x-3)2-10 的对称轴是 x=3. 1?6?1=xy6. 抛物线2) 1(22+的顶点坐标是(1,2). 7. 反比例函数xy2=的图象在第一、 三象限.
知识点5: 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 数据 13,10,12,8,7 的平均数是 10. 2. 数据 3,4,2,4,4 的众数是 4. 3. 数据 1, 2, 3, 4, 5 的中位数是 3.
知识点6: 特殊三角函数值
知识点7: 圆的基本性质 1.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 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3. 在同一平面内,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 定长为半径的圆. 4. 在同圆或等圆中, 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5.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6.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7. 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圆. 8. 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9. 在同圆或等圆中, 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10. 经过圆心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知识点8: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 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切. 2. 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3. 弦切角等于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心角. 4. 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5. 垂直于半径的直线必为圆的切线. 6. 过半径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7. 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8. 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知识点9: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 两个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时,叫做这两个圆外切. 2.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 3. 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这两个圆相交. 4. 两个圆内切时,这两个圆的公切线只有一条. 5. 相切两圆的连心线必过切点.
知识点10: 正多边形基本性质 1. 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 60° . 2. 矩形是正多边形. 3. 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 正多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初三数学知识点15
要搞好数学总复习,关键在于把握全面,突出重点,抓住基础,提高能力。要对初中学过的知识全面复习,突出主干性知识,对教学的重点加强复习,并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整合成知识体系。要着力于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实质及其基本运用,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提高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要重视数学的实际应用,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要以扎实的基础为立足点,逐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必须重视课本。要以课本为线索,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要注意课本所体现的教材改革思路和编写特点,对知识结构形成正确的认识;要明确课本的要求,并真正落实。必须配合做一定数量的题目,但不能陷进题海,不要去钻一些偏题怪题,而特别要对课本上的例题、习题下功夫。复习用题要精选,既有覆盖面,又有层次性和典型性;做题不仅“求会”,更要“求懂”,由此加深对知识深层的理解;从中领会基本的数学 思想 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思想 ;通过反思小结,掌握解题规律,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思维品质。
【初三数学知识点】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初三数学重要知识点10-20
初三数学圆知识点10-05
初三数学复习知识点10-02
初三数学的知识点归纳02-22
初三数学中考知识点整理02-17
初三数学知识点整理02-25
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11-16
初三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10-23
初三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