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扬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时间:2024-09-30 22:05:23 诗琳 初三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扬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试题,试题是命题者根据一定的考核需要编写出来的。一份什么样的试题才能称之为好试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扬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扬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扬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1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障(píng ) 粗(kuàng)伏( quán)人优天(jǐ)

  B、菜( hūn) 徘( huái) 农( yàn) 深痛疾( wù)

  C、呜( yàn)子( shāi)压( zhǎn) 抑扬顿( cuò)

  D、免( chì)跚( pán)窃(bā) 草莺飞( zhǎng)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缥缈 困厄 绿茵茵 天涯海角

  B、嬉闹 缭亮 湿漉漉 忍俊不尽

  C、端祥 枯燥 孤零零 大廷广众

  D、迁徙 绚丽 笑咪咪 五脏六腹

  3、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不顾高龄,心存大爱,逆行而上敢担当,成为家喻户晓的抗疫英雄。

  B、产业扶贫能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有了稳定的脱贫政策,农民脱贫的信心与日俱增

  C、使用公筷公勺成为潮流,倍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不言而喻地成为时下餐桌文化。

  D、沉静的心灵比暴烈的心灵要伟大得多,汪曾祺文如其人,他的文字自然隽永,耐人寻味

  4、下列选项中,符合语境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端午节的家宴上,王苗苗给爷爷奶奶敬茶,她说:“爷爷奶奶,端午节安康!祝你们生活潇洒,心情愉快。年年高升。‘鼠’你最美!”

  B、这周我们班拿到“流动红旗”,班长兴奋地说:“这都归咎于班主任的英明管理,也是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我们再接再厉。”

  C、教师节来临,林涛同学给老师的贺卡上写道:”敬爱的老师,三尺讲台播智慧,一支粉笔写春秋。您辛苦了,高足林涛祝您节日快乐!”

  D、主题班会邀请校长参加,邀请函上这样写:“校长您好,本周五下午5时整在初三(1)班举行‘健康成长’主题班会,特请您莅临指导。”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记梦之作《渔家傲》充满浪漫幻想的气息,气势磅礴,音调谐畅,带有气魄雄壮的豪放词风。

  B、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令人敬佩的作家,他以病残之躯完成了《病隙碎笔》。课文《秋天的怀念》饱含了他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C、契诃夫是英国作家、戏剧家,代表作有《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是他的篇批判现实主义讽刺小说。

  D、中国文化注重对人的称呼,在古代“公”“卿“君“子”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普通百姓则是“布衣”“白丁”“匹夫”。

  二、名著阅读(共6分)

  6、名著阅读(6分)

  《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作者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阅读《昆虫记》时我们能发现,整本书的章节在内容安排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 )(3分)

  A、绝大多数章节主要写同类多种昆虫,突出一种昆虫。

  B、绝大多数章节只写一种昆虫,从各个角度展开描述。

  C、绝大多数章节写两种不同类的昆虫,进行对比分析。

  D、绝大多数章节写同类的多种昆虫,归纳它们的共性。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理解(共27分)

  (一)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每空1分)

  7、古诗文名句默写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______________。(《孟子》三章)

  (2)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春委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5)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写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舍生取义,以身报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理解(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 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 书信难达, 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16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醉翁之不在酒意:意趣,情趣

  B、云归而岩穴暝:昏暗

  C、伛偻提携伛偻:指老人

  D、泉香而酒洌:冷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⑵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1、对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先介绍醉翁亭之所在,引出人和事;接着由写景到写人,最后再到写“乐”。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B、本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第③段的用意不在写宴会之盛,而在展现人民的安居乐业。

  C、文章结尾处写了“乐”的几种情境,依次是禽鸟之乐、太守之乐、游人之乐,并且层层递进,点明主旨。

  D、文章语言简洁流畅,委婉有致。开篇“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写尽滁州环山的特点,举重若轻,令人叹服。

  [乙]

  工之侨①国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②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奇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战,世也!岂独一辈战?”(选自《古文百篇译释续编》)

  [注]①工之侨,古代的音乐家。②窾:通“款”,即款识,器物上刻写的文字。

  12、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B.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C、匣面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匣而埋请土/期年出之 抱以适市

  13、琴的美恶在于声音,而不在于古今。工之侨借献琴批判了现实中___________的现象。(答案8个字以内)(3分)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12分)

  中国文化的.冲击与延续

  ①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并不是从来没有遭遇过冲击,关键是冲击过后依然能够保持本色。

  ②秦国统一,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完成统一。中原的核心地位,包含了多种因素,土地、人民、文化是关键要素。秦国统一之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政策,无疑有利于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而统一之后的中国文化体量,骤然增大。可以说就文化的内在紧密性而言,亚欧大陆西端的任何帝国,从波斯帝国到亚历山大帝国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都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

  ③此后,对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冲击,主要来自北方。《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朝的一位宦官名叫中行说,他投降匈奴后,努力劝说匈奴不要使用汉朝的纺织品,这样就能减少对汉朝的需要,拥有更主动的战略优势。其实,互通有无是贸易的本质,任何文明区域都需要外来商品的补充。农业地区与游牧地区具有互补性,而冲突发生便会带来文明破坏。总体上说,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效率较高,军事防范也有效果。然而一旦中国自身出现内在问题,遭受北方打击的可能性便会提高。

  ④从文化的内在精神而言,会表现为文化韧性。与此同时,不可忽略中国文化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外在特征。体量庞大,自然增加了被征服的难度。从黄河到长江,这构成了中国文明的战略纵深。

  ⑤冲突过后,中国文化获得新生力量,延续与发展继续。中国文化以中原为基本区,通过文化辐射扩大影响,各地情况或有不同,但动辄几百年上千年的历程,说明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以中国东北地区而言,唐宋时期,东北地方与中原的文化冲突激烈,契丹、女真都对中原政权构成巨大威胁。但到清朝统治中国之后,东北的汉化日益深入,最终在清朝完成了汉化的全过程。

  ⑥在民族与文化的问题上,中国传统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在文化的差异上,强调环境与条件的作用,于是凡文化都是人的文化,只要是文化,都可以交流融合。“二十四史”的“四夷传”,无不表现为夷夏同源的观点,而这无疑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因为中国文化一直处于发展之中,体量逐渐增大,文化的韧性也在加强延续性于是不断呈现。

  ⑦近代之后,中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的变局, 来自西方的冲击带来最深刻的变化。然而,著名的历史学家陈黄恪认为,来自西方的文化,最后一定会实现中国化。心中装有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史,才会有如此坚定的文化自信。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陈寅恪的判断正在被不断证实。工 具理性的竞争当然会竞争下去,文化的韧力依然是保持延续性的基础。(摘自《新华文摘》李传鹏输入2020年第5期,有删改)

  14、下列关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秦统一后中国文化体量增大,形成了内在紧密性很强的中原文化。

  B、中国文化极有韧性,因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增加了被征服的难度。

  C、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有的融合甚至经历上千年。

  D、中国文化直处 于发展之中,文化的韧性在加强,延续性不断呈现。

  15、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高效率的中央集权带来有效的军事防范但这种体制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

  B、东北地方与中原的文化冲突自古就有,契丹、女真直都对中原政权构成巨大威胁。

  C、中国对文化的交流融合,主张求同存异,强调文化的差异主要是环境与条件的作用。

  D、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文化将会依然保持延续性,最终会实现西方文化中国化。

  16、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第②段用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与秦帝国对比,是为了说明他们没有像中国一样的中原文化。

  B、第③段中运用举例论证,用< 史记·匈奴列传》的材料证明“农业地区与游牧地区具有互补性”这一一观点。

  C、第⑥段中引用“四夷传”中夷夏同源的观点来证明中国人非常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强调文化的交流融合。

  D、本文具有般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严谨准确 ,朴素平实既清晰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也给人文化的厚重感。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8分)

  擦星星的人

  王伟锋

  ①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晚自习放学后,我孤单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抬眼望去,窗外满天的星星都在冲着我眨眼睛。

  ②我好想出去看星星,只是潘老师交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动笔呢——写一份不少 于500字的书面检查。

  ③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偏偏我感到最难学的便是教学应用题。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渐渐产生了庆学情绪。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最后,他脸一沉,说:“检查写完送到我办公室!我一会儿通知你爸,晚上在我这里补课。”可是检查怎么都凑不够字数,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潘老师不在,我松了口气,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解那些可恨的应用题。

  ④一会儿,潘老师回来,看到我老老实实在解题目,就什么都没说,坐下来批改作业,批累了,他也会抬头凝神看一会窗外的星空。

  ⑤在等他忙定,我的作业也写完了,他看过后,脸上竟然难得地浮现出笑容,说:“做得不错嘛!很聪明的孩子,不过有一道题搞错了。”然后,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底听懂为止,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或许是忘记了。他竟没有再提要我交检查的事情。

  ⑥天色更暗了,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说:“饿了吧,赶紧吃!”回想起来,那碗泡面味道实在不错。那年头,泡面在乡下也不易得,我狼吞虎咽,还漫品出味道就见了底儿。

  ⑦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也不再逃课了。潘老师总是在放学后给我补课,看我狼吞虎咽地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渐渐地,我从那些应用题中体会到了乐趣,期末考试成绩也大有起色。

  ⑧潘老师他从不缺课。记得深秋时节的一天,大雨如注,上午第三节课,踏着铃声,他匆匆赶来,裤腿挽得老高,裤子上溅满了黑黝黝的泥巴,黄胶鞋里不时“吧唧吧唧”朝外冒泥浆,或许是刚从田里赶来。他在讲台上边走边讲,不时哈气搓手。我发现,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⑨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这样,潘老师就能去办公室换换湿衣服和鞋子。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要知道,潘老师已是50多岁的人了。他坚持把那节课上完了,下课铃响,布置完作业,才踩着泥泞的黄胶鞋,勿勿而去……

  ⑩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外辗转漂泊,也做了老师。课堂上,我始终不敢忘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很淘气的孩子。在我心里,他是永远的思师。

  某天,有老同学打来电话告诉我,潘老师去世了,走时被病痛折磨得全身只剩下一把骨头。我走进阳台,默默地遥望星空。窗外的星星,时隐时现。让我想起来多年前在潘老师办公室的那一晚,想起那好吃的泡面……

  那夜,我梦到了星空,上面繁星点点,也梦到了潘老师,他还是那么瘦削单薄,满身粉笔尘,他使劲擦着什么。

  "潘老师,您干什么呀?”我问。

  “擦星星呀!”潘老师停下来,回身说,“瞧,那颗星星,还有那颗,灰扑扑的,我得去把它们擦亮!”

  (摘自(教师博览》2020年第3期,有删改)

  17、阅读全文,体会“我”对潘老师的感情变化,完成下面的填空。(6分)

  我_____ 潘老师→我____________潘老师→我_________潘老师→我感念潘老师

  18、概括文中的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4分)

  19、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4分)

  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20、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擦星星的人”好在哪里。(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1-23题。(12分)

  骆驼的抗沙标配

  张云广

  ①穿行于瀚海中的骆驼是以酷热、干燥、贫瘠等为特征的沙漠极端环境中的成功生存者。不仅如此,它们还曾一度成为人类在沙漠中最主要的运输工具,素有“沙漠之舟”的美誉,而这一切都源于其拥有一套高效运作的抗沙标配。

  ②骆驼是一种极不挑食的动物,陆地上近百分之八十的植物都在其食谱范围内,即使是一些看起来十分坚硬的东西,也会在其反复咀嚼和消化液的强力作用下转化成可以吸收的汤汁。骆驼的反刍能力惊人,它的脸颊内侧密集分布着手指状指向后侧的突起,这些突起的作用是留住食物,以便再次进行咀嚼,其反刍次数可以高达五十次之多,从而最大限度地对食物进行吸收和利用。

  ③骆驼不仅是高效利用食物的专家,还是节能减排的高手。骆驼的腿部有着发达的跟腱结构,这些跟腱如同橡皮筋一样,弹力十足,大大制减了其长途跋涉时所耗费的能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骆驼的膀胱相对其庞大的身躯来说,就显得有些小了,骆驼排泄出的尿液量也很小,而其中所含的水分极少。骆驼体内有许多条小管汇聚到肾脏的中心部位,使肾胜具有强大的过滤功能,尽可能地回收尿液中的每一滴水。超凡的减排能力使骆驼在一次性喝下一百升水的情况下,可以行走一百千米的路程所以在沙漠中即使骆驼不喝水也能生存很长一段时间。

  ④此外,作为标志性部位的驼峰是骆驼最重要的战略储备基地,而且会体解性的皮肤厚度有一厘米,里面是被脂肪化了的细胞组织,这样的细胞组织为骆驼在非常时期提供了能量上的补给和保障。这些脂肪具有很好的隔热能力,同时能把脂肪汇聚于一处,这样的布局正是为了方更其他部位能够更好地散热,堪称一大科学布局。

  ⑤骆驼自身的降温制冷机制还远远不仅于此。休息时,骆驼采用的是跪地姿势,带着厚厚的老茧,还有可以耐得住高温侵袭的胸椎骨,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这样一来,骆驼的整个胸腔得以远离地面,免受流沙的灼烫之苦。同时,骆驼的四肢与胸椎骨支起的空间会有气流通过,也发挥了一定的降温功能。

  ⑥当人类还在为解决抗沙难题而不懈努力时,骆驼早已攻克难关,并且全部装备到位。(选自《知识窗》2020年第2期李传鹏输入,有删改)

  2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骆驼具有哪些抗沙特性。(4 分)

  2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4分)

  23、本文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五、写作(共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最熟悉的莫过是日日走过的路,最渴望的常常是他乡陌生的路,最难忘的永远是苦苦奋斗的人生……

  日日走过的路,最平淡,最熟悉,长大后却最思念,最难忘。有时候,我们一生的光荣都已经蕴藏在这条路……

  请以“放学路上”为题,写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汉字正确。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C

  6、(1)B(2)、A

  7、古诗文默写

  (1)行天下之大道(2)安得广厦千万间(3)蜡炬成灰泪始干(4)无可奈何花落去(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C

  9、D

  10、①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②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

  11、B

  12、D

  13、重外表轻内在品质。

  14、A

  15、B

  16、A

  17、惧怕亲近心疼

  18、外表严肃,实则关心热爱学生。对学生要求严格,耐心细致;对工作认真负责,辛勤敬业。

  19、这一句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淋雨后忍着寒冷为学生上课的潘老师的外貌和动作,既表现了潘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从不耽误一节课,又流露出“我”对老师心疼的情感。

  20、交代了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潘老师;蕴含着对潘老师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点明文章主旨;标题与文章首尾形成照应;标题新颖别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1、①极不挑食,消化和反刍能力强,最大限度地对食物进行吸收和利用;②发达的跟腱结构消减长途跋涉时所耗费的能量,排出的水分很少;③驼峰为骆驼提供战略储备,利于其它部位散热;④骆驼的休息姿势有利于降温。

  22、①打比方。将骆驼的跟腱比作橡皮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骆驼的跟腱弹力足,能削减长途跋涉时所耗费的能量。②作诠释。具体解释了骆驼排泄尿液和水分很少的原因。③列数字。以骆驼一次性喝水和行走路程的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骆驼在沙漠中生存能力强。

  23、本文语言兼具准确性和生动性。准确性:“其反刍次数可以高达五十次之多,从而最大限度地对食物进行吸收和利用”一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骆驼反刍能力之强。生动性:“当人类还在为解决抗沙难题而不懈努力时,骆驼早已攻克难关,并且全部装备到位”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幽默地说明了骆驼抗沙能力强。

  24、写作略

  扬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2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5分)

  (请将以下第1-6小题的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嶙(xún)(chēn)视(zhě)皱忍俊不(jìn)

  B、梦(mèi)告(qìng)禁(gù)吹毛求(cī)

  C、荣(yīn)遒(qiú)劲(shěn)笑鳞次(zhì)比

  D、旁(wù)剽(biāo)悍(cāng)俗根深(dì)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怒不可遏问心无愧闲情逸志随声附和

  B、妇儒皆知精疲力竭断壁残垣养精蓄锐

  C、恪尽职守惟妙惟肖物竞天择穷愁潦倒

  D、抑扬顿挫粗制烂造藏污纳垢孤陋寡闻

  3、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市场上不法分子锐不可当的造假势头,执法部门必须严厉打击,使假冒伪劣产品无处藏身。

  B、他在学习上总是能够因地制宜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C、学习成绩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成胖子,那是不切实际的。

  D、“端午节”期间,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去郊游,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受这天伦之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没有强健的体魄,是能不能成为一个运动员的前提条件之一。

  B、她是一个年纪很轻的聪明美丽的少女。

  C、校长说:“同学们反映的情况基本上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会对此进行调查的。”

  D、在科技下乡活动中,科技工作者宣讲的信息被当地农民们索要一空。

  5、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报讯:5月28日,新宁广场公共停车场综合改造工程开工。这个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投资8、47亿元的综合改造项目将于明年完工,届时,新宁广场及周边地区停车难的现象将得到有效缓解。

  据了解,新宁广场综合停车场项目位于新宁广场北侧地下,建设内容包括广场改造、地下停车场、地下车行通道、人行过街通道、商业区、人防工程及未来轻轨站点预留等。停车场项目工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地下停车场改造和绿地改造工程,计划将在年内完成主体施工,明年6月以前完成绿地改造;第二阶段为通道建设,该建设将在“十二五”规划建设期内完成。

  A、新宁广场停车场工程开工

  B、新宁广场公共停车场综合改造工程开工

  C、新宁广场公共停车场综合改造工程5月28日开工

  D、新宁广场停车场项目工期将分为两个阶段完成

  6、下列各项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早期的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B、《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文学家夏洛蒂 勃朗特的著名小说。小税情节约曲折,气氛诡异,悬念迭起。

  C、《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小说在结构上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又线索分明。

  D、《骆驼祥子》是我国平民出身的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揭露和批判了祥子进京后好吃懒做,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为。

  (请将以下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的无效。)

  7、按要求填空。(10分)

  (1)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用“____?____……”深情地表达了对祖国最真挚的爱。同时,也抒发了那个时化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望月遥祝兄弟平安的句子是“__,_____”。

  (4)当我们读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描写塞外景象的句子时,就会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的名句。

  (5)《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上“其境过清”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___”。

  8、综合性学习。(3分)

  互联网上,流行一种快速交流的方式,即不使用汉字,而是以数字和英文字母代表一个确定的意义进行交流,如“88”代表“拜拜”,“516”代表“我要溜”,“MM”代表“妈妈”或者“妹妹”或“美眉”等。再比如一个“囧”字用在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指代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其网络语言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现在请你参加我们班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认为这种网络语言是对中华文化的丰寓,还是对中华文化的冲击?(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再举一个能够证明你所持观点的网络语言的例子,并解释其含义。(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3分)

  9、学期结束时,某班级按期末考试成绩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大排名,并以此为依据布置假期作业。班级前十名的不布置作业。之后划分了几个档次,排名在前的少做作业,排名在后的多做作业。家长和学生议论纷纷褒贬不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共12分)

  10、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下列问题。(3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句诗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1分)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在诗中的本意是什么?后人运用此句的比喻义又是什么?(2分)

  答:本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第11-14题。(9分)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

  (1)又何间焉间:______

  (2)小惠未徧徧:______

  12、结合语境指出句中加点虚词的含义。(2分)

  (1)必以分人以:______

  (2)公与之乘之: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句。(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文中的原句回答下列问题。(3分)

  (1)曹刿认为可以迎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______,______”这个动作,让我们再次领略到了曹刿的“远谋”。

  (3)从鲁庄公的“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可以看出他的急躁冒进行为。从而也再次印证了曹刿“______,______”的观点。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苏州园林》(节选),完成15-20题。(15分)

  苏州园林(节选)

  叶圣陶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5、阅读①②段,请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3分)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2分)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揣摩第④段中“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的的表达意思。(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说说第⑤段中“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一句的表达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指出第③段和第⑤段中划波浪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4分)

  第③段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段说明方法: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认真阅读第⑥段,说说文中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效果是如何形成的?(也可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那年冬天好大雪》,完成第21-26题。(15分)

  那年冬天好大雪

  连俊超

  ①腊月里,冬天像是一台年久失修的鼓风机,把粗糙的北风吹得没完没了。

  ②我们裹着棉衣或棉被在刚盖好的大楼里抽烟、打扑克。我们在等着工头回来发工钱。出来半年了,我们才领到了三个月的工钱。工头说他也没拿到钱,要找开发商要。他开着轿车出去几天了,眼下风还没有把他给吹回来。

  ③下午,胡小兵正在那边打扑克,突然他披着他的破被子凑到我身边,递给我一支烟,说:“叔,抽支烟!”胡小兵今年才跟他爹出来。几个月前,他爹从脚手架上掉了下来,摔坏了腿,回家了。我想这小子可能有什么事。我抽了一口烟,说:“有啥事?”胡小兵嘿嘿一笑,说:“没事。”

  ④我拿出自己的半瓶酒,说:“来一口?”胡小兵还是嘿嘿笑着,接过去,咕咚灌了一大口。胡小兵喝过酒,脸色通红地说:“叔,我爹的腿不行了。当初以为是小事,可后来加重了。”我不知说什么好,胡小兵又给自己灌了一口,说:“上个月我给娘打电话,说给她寄一千块钱,可那天我把准备好的钱给糟蹋了。”“怎么弄的?”我问。“几个哥们儿在一块玩牌输掉了一半——我本来想捞点,多给家寄点的。”胡小兵通红的脸上滚动着几滴泪珠,“现在我就剩500了,我给娘说过要给家寄1000的。我怎么凑也得凑够1000块。”

  ⑤我口袋里也没有几个子儿,家里老老小小的,都张着嘴等我一个人喂呢!虽说我和胡小兵是老乡,可挣的都是血汗钱。我吞吞吐吐地说,口袋里没有钱了,都寄回家了。胡小兵盯着我,说:“叔,就借100,等发了工钱就还你!要是工头不回来,侄儿明年出来的第一张钱就还给叔!”

  ⑥胡小兵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道。屋子里的人都不再乱哄哄地嚷嚷了,而是把注意力都转向了我和胡小兵。霎时,一片寂静。屋内A窗外B。

  ⑦我顿时感到尴尬万分。胡小兵脸上挂着的泪珠令我不忍再看。我翻了几层衣服,掏出两张藏好的百元票子,说:“侄儿,拿上,什么时候说还钱我就不再搭理你!”我说完,有些手足无措,夺过酒瓶一气喝干了。

  ⑧“胡小兵,还差多少呢?”突然有人问。胡小兵哽咽着说:“300。”“既然答应过给娘寄1000的,就不能寄500,差多少我们给你凑齐!别嫌少,拿上这50吧!”一只只粗糙皲裂的手伸进了口袋,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塞进了胡小兵的手里。胡小兵流着鼻涕,不住地说着“谢谢”。

  ⑨我的鼻子酸酸的,出来半年我鼻子还没这么酸过。我朝窗外瞟了一眼,看见了随风飞舞的雪花。我在外跑了几年了,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雪,雪似乎把所有的大楼都塞满了。我说:“北风得了势,把大雪也叫出来了。”我们一屋子人都挤到窗户旁,争着看大雪。不时有人说:“咱家的雪肯定比这里的要大得多!”

  ⑩那年,我们没有等到工头回来,就一起卷起铺盖奔向火车站了。坐在火车上,仍然看得见窗外的雪片追逐着火车飘飞。

  (选自《读者》2011年第11期,略有改动)

  2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1)粗()

  (2)裂()

  22、文章第①段写得好,好在哪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⑤段和第⑦段中划线的句子各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2分)

  第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⑦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语为什么不能用括弧中的词语代替?(4分)

  (1)说给她寄一千块钱,可那天我把准备好的钱给糟蹋(输掉)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小兵流着鼻涕(眼泪),不住地说着“谢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仔细品味“一只只粗糙皲裂的手伸进了口袋,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塞进了胡小兵的手里”这句的表达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结合语境给第⑥段尾A、B两个空白处各续写一句描写性的句子。(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共50分)

  27、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

  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内容充实,语言通顺,卷面整洁。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题一: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宝贵的。安徽女工李希芳最宝贵的是清洁工这份工作,因为这份月薪550元的工作可以养家糊口;山东大妈李桂芳丈夫死于矿难,为筹儿子的学费,她在弄堂口摆摊卖烤山芋,所以她最宝贵的是能洗衣、做饭和烤山芋的这双手;四川汉字邹勇最宝贵的是支撑整个身体在街头以修车为生,维持全家六口人生活的这—条半腿;还有5岁小孩江亦农最宝贵的是城里小朋友捐给他的“几本书”……那么,你最宝贵的是什么呢?

  请以“我最宝贵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始终找不到快乐,于是,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这群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首先锯倒了一棵大树,然后掏空树心,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造出了一条独木船。独木船终于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5分)

  1、B2、C3、C4、A5、B6、D(每小题2分,共12分)

  7、(1)为什么时候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健康情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每小题2分,其中每小题中错、漏、添、倒一字扣1分。共10分)

  8、(1)略。(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连贯即可。2分)

  (示例:“丰富说”:网络语言是在一定的网络交流环境中使用的语言,有特定的交流对象和和语言环境。而且,这些语言大都被交流双方认可。使用起来简单快捷,此外,网络语言中还有许多工作严于汉字的语言,而且赋予了新意,这无疑是对中华文化的丰富。

  “冲击说”:网络语言仅仅是在网络交流环境中使用的语言,其流行范围也比较有限,并不被社会大多数人所知晓,尤其不为中老年人所认可。而且,还有许多网络语言又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所以网络语言的使用反而混淆了人们的视听内为地造成了社会交流的障碍。这无疑是对中华文化的冲击。)

  (2)略。(所举例子与自己所持的观点一致并能够解释其含义分)(共青团员分)

  二、口语交际(3分)

  9、略。(观点明确1分,有理有据1分,语言连贯分,共3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2分)

  10、(1)运用典故(1分)

  (2)本意:诗人以“沉舟”和“病树”比喻自己,用“千帆”和“万木”比喻自己被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从而抒发了诗人被赃官二十三年的身世之感。(1分)

  比喻义:后人用此诗句是指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或者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1分)(共3分)

  11、(1)间:参与(2):通“遍”遍及、普遍。(每小题1分,共2分)

  12、(1)以:把(2)之:曹刿(每小题1分,共2分)

  13、译文:打仗,要有勇气,第一次擂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擂鼓时士气就衰减,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就枯竭了。(2分)

  14、(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每小题1分,共3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苏州园林》(节选)(15分)

  15、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分)

  16、(1)标本:典范、样本。(1分)

  (2)败笔:不足,缺陷;缺点,疏漏。(1分)(共2分)

  17、这里作者强调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种园林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重复,它是为了能给人以美的愉悦,而非简单的技术性堆叠,从而达到“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效果。(只解释说明“艺术”和“技术”含义的得1分,共2分)

  18、运用拟人化的写法,(1分)形象地写出了苏州园林每个季节中都有各不相同的树木和花树相互映衬的景致。(1分)(共2分)

  19、第③段说明方法:作比较(1分)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的特点。(1分)

  第⑤段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1分)

  作用:通过具体的实际例子,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都在体现“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这一特点。(1分)(共4分)

  20、城墙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1分)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1分)(共2分)

  (二)阅读《那年冬天好大雪》(15分)

  21、(1)粗糙(cāo)(2)皲裂 (jūn)(每小题1分,共2分)

  22、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1分)运用比喻渲染了故事发生的环境气氛引出下文。(1分)(共2分)

  23、第⑤段:心理描写

  第⑦段:动作描写(各1分,共2分)

  24、(1)“输掉”仅能表现出胡小兵玩牌输钱这一事实,而“糟蹋”不仅表示输了钱,更能表现出胡小兵此刻因为毫不吝惜地浪费了自己的血汗钱之后的悔意。所以不能代替。(2分)

  (2)“眼泪”一词只表现了胡小兵被农民工们的举动所感动,而“鼻涕”一词既符合胡小兵农民工的身份,又表现出了胡小兵被感动的程度之深。同时,也符合腊月里这一特定的气候环境,所以不能代替。(2分)(共4分)

  25、用“一只只”写出了给胡小兵凑钱的农民工之多,(1分)“一张张”写出了农民工们凑的钱之多。(1分)而“粗糙皲裂的手”和“皱巴巴的人民币”更形象地表达了凑的这些钱都是农民工们靠自己千辛万苦挣来的血汗钱。(1分)(共3分)

  26、A:略。(示例:屋内寂静无声,只听见披在身上的衣服和破棉被被风吹得“啪嗒啪嗒”的声音。)(1分)

  B:略。(示例:窗外是北风疯狂的怒号,只看见远处的树木在不停地东摇西晃。)(1分)(共2分)

  五、写作(50分)

  27、略

【扬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重庆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11-07

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11-23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06-03

吉林市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带答案05-12

2024河南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07-30

口腔执业医师模拟试题(带答案)03-25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带答案11-23

人教版中考英语模拟试题及答案05-11

茂名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