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育三年级《纸》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02 17:06:10 晓丽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科学教育三年级《纸》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教育三年级《纸》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科学教育三年级《纸》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小学科学教育三年级《纸》教学设计 1

  过程与方法

  ● 能够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的特点进行研究;

  ● 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知识与技能

  ● 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意识到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 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 体验与人合作的愉快。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初步确立什么是纸,了解纸的多样性

  1 谈话: 同学们,今天你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纸,谁愿意到讲台前面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2 学生介绍。

  3 谈话: 纸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人们天天都要用到纸。有了纸,我们可以读书、写字、画画、看报;有了纸,我们可以包装各种物品;有了纸,可以装扮我们的生活……总之,自从人类发明了纸,纸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当然,关于纸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你们想了解关于纸的哪些问题呢?

  4 学生讨论,并把自己的问题填写在资料卡上。

  5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 分析研究纸的不同特点

  1 提问: 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呢?

  2 学生回答。(板书:观察、实验)

  3 谈话: 对,观察与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事物的常用方法。首先,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纸的特点,你们想研究纸的哪些特点,准备怎样研究呢?

  4 学生讨论、回答。

  5 讲述: 老师在教室后面为大家准备好了实验所要用的纸和用具,请各小组根据所要研究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并填好实验记录表。

  6 学生实验。

  7 小组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8 教师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纸的不同特点,正是因为纸的这些不同特点,才产生了不同种类的纸和纸的不同用途。

  三、 学生上网查询资料,了解有关纸的发明、制作、用途等内容

  1 谈话: 同学们,还有一些问题是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暂时无法解决的,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解决。譬如,上网查询就是很好的方法,老师已经把有关纸的资料搜集整理在学校的网站上,下面就请大家到网上去边查询边完成资料卡片。(板书:上网查询资料)

  2 学生上网查询有关资料。

  3 讲述: 同学们通过上网查询,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吗?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吗?

  4 学生汇报、交流收集的资料,同时补充完善自己的资料卡。

  【注意】(1)当学生交流到纸的历史和发明时,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2) 当学生汇报到纸的用途时,进行节约用纸教育,并指导学生做一项课后调查(见下表);(3) 当学生交流到造纸时,对学生进行课后自制再生纸活动的指导。

  附: 课后调查表

  一学期来,个人使用、消耗纸的情况:

  ● 大约要使用多少本书?

  ● 大约要使用多少本练习本?

  ● 其他纸张的使用情况又怎样?

  ● 如果把一个学期使用的纸叠起来,大约有多高?

  ● 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统计出全班、全校纸张的使用情况。

  ● 最后统计这些纸要消耗多少树木?

  5 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实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样上网查询资料也是非常好的方法,它将成为人类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你们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纸的知识,希望你们继续到网上去遨游,并把研究成果通过电子邮件告诉老师。

  小学科学教育三年级《纸》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2.材料性能改变或优化后可以用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2.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

  2.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材料。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不断改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观察和描述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难点:通过探究,建立材料特点与其功能用途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常见的各种纸、A4打印纸2张、勾码每组各一个、记录单2张;教师准备:PPT课件、微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切入主题

  1.出示常见的纸,生说出纸的名称及用途。

  2.根据挑战任务选出合适的纸,并说说选择的理由。任务一:把桌面的水擦干;任务二:折一个纸飞机;任务三:做一个装重物的纸箱。

  3.切入主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纸”。

  二、对比观察,发现特点

  1.指导学生会观察:对比观察A4纸和纸板的特点;

  2.引导学生会描述:汇报交流。

  3.小结:认识瓦楞状纸。

  三、深入探究,建立联系

  1.提出探究问题:是不是瓦楞状纸比普通纸更能承受重物呢?怎么证明?

  2.交流汇报,帮助学生建立纸的特点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3.折一折:播放微视频,学生折瓦楞状纸。

  4.比一比:

  (1)按一按:将白纸与瓦楞状纸分别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轻轻地按一按,与同伴说说你的感受,完成记录。

  (2)放一放:将白纸和瓦楞状纸分别放在“桥墩”上搭一座“纸桥”,将钩码轻轻地放在“桥”的中间位置,认真观察纸桥的承载情况,完成记录。

  (3)看一看,摸一摸:发现瓦楞状纸隔热的'新本领。

  5.小结:普通A4打印纸经过改造,变成瓦楞状纸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人们根据它的性能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

  四、优化材料,发展兴趣

  1.油纸:视频出示油纸的制作过程,它又神奇在哪儿呢?人们利用它的特点制造出了油纸伞。

  2.复写纸:师分发学生们前一天用蜡笔涂上颜色的纸,它又有什么神奇的本领?

  3.纸刀切割机:微视频推波助澜,学生感知神奇的纸。

  4.揭示课题——神奇的纸。五、简要小结,启迪创造

  孩子们想不想创造出更多神奇的纸?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创造。

  小学科学教育三年级《纸》教学设计 3

  课型:

  设计应用、综合探索。

  教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美化纸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学会利用各种材料美化生活,提高审美水平,树立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纸杯等材料制作风铃。

  教学难点:

  如何在细绳上固定纸杯的位置。

  教具准备:

  风铃(玻璃、金属、木头)、细绳、透明胶、一次性纸杯。

  学县准备:

  一次性纸杯、细绳、大头针或牙签、彩色纸、油画棒、固体胶、透明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对比导入。

  1.出示彩色的纸杯,与白色的纸杯对比,思考:哪一个比较美?为什么?

  2.想想办法,如何把白色的'杯子变成美丽的杯子──画、剪、贴。

  三、教师随堂演示用各种方法装饰纸杯。

  四、每人装饰1个杯子,可以用剪、贴、画等方法制作。

  五、请学生闭上眼睛,听一听风铃的声音,并展示风铃实物。教师提问:

  1.风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寻找共同特征──用绳子串起来。

  3.展示学生制作的小纸杯,“可用来做什么呢?怎么做?”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结论。

  六、欣赏教材范围:请学生观察思考图中范图有什么特色?

  七、布置作业:两人一组制作一串(2~4个为一串)纸风铃,要求形式新奇,有个性。

  八、巡视辅导:及时指出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九、课堂总结:展示学生作业,自评互评。

  十、布置课后作业: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制作风铃?用什么方法使你的风铃响起来。

  小学科学教育三年级《纸》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纸样的活动,认识纸的多样性。

  2.经历用对比实验比较纸的性能的活动。

  3.初步感受纸的性能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自己收集的各种纸样品。

  2.玻璃片、滴管、红墨水、回形针,每组1份。

  教学准备:

  一、交流不同用途的纸

  1.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收集的纸样,以及它们的用途。

  2.小组内交流各种纸的样品及它们的作用。

  3.教师补充介绍几种特别的纸。

  二、研究不同用途的'纸

  1.不同用途的纸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2.怎样比较各种纸的吸水性?讨论对比实验的方法。

  3.学生操作,汇报观察结果。

  4.分小组研究纸的拉伸性能和承受重物的性能。

  5.交流在实验中的发现和感想。

  三、选择合适的书写纸

  1.比较常见的几种书写纸有什么不同?

  2.实验:常见的书写纸的吸水性能和拉伸性能。

  3.思考:根据不同的书写要求,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书写纸?

  小学科学教育三年级《纸》教学设计 5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纸的名称并了解纸的主要特性。

  2、在观察、比较和实验的基础上,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3、主动参与活动,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

  活动准备:

  几种常见的纸:白纸、报纸、皱纹纸、腊光纸、餐巾纸、卡纸。

  工具:笔、水

  活动过程:

  一、我认识的纸。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纸,请小朋友看一看,有哪些纸是你认识的?请你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

  2、幼儿自由观察讨论。

  你认识哪种纸?它有什么作用?

  二、比较各种纸。

  1、师:这些纸都一样吗?请你们再去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玩一玩,感觉一下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请你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2、幼儿自由玩纸。

  3、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4、小结:纸是各种各样的,有不同的颜色,有厚有薄,有的光滑,有的粗糙。他们的名称不一样,作用也不相同。

  三、纸的秘密。

  1、纸有很多秘密,你们最想知道纸的什么秘密?

  启发提出问题,并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

  2、纸都能写字吗?纸都能吸水吗?纸都可以?

  3、小结:纸具有画、折、撕、吸水的特点。

  四、纸的来由。

  1、师:你们知道纸最早是谁发明的吗?纸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发明的。

  你们知道纸可以做成什么?出示图书、扇子、包装盒等纸制品,告诉幼儿纸可以做成许许多多的物品。

  2、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请小朋友到你的生活中去找一找,还有哪些物品是用纸做的?纸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再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学科学教育三年级《纸》教学设计 6

  教材分析:

  染纸就是将吸水纸用折叠、绞夹、孔卷、搓、捏皱等方法进行加工,并通过点、渍、接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表现方法。它工具简单,制作方便,色彩鲜艳,纹样千变万化,可以长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慨要:

  1、认识染纸的特点;

  2、纸的折法;

  3、染法;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学生创设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条件。

  2.了解染纸特点,初步掌握点染方法。

  3.学会不同的折叠方法,掌握单色和多色染制方法,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业要求:

  1.每人四幅不同折法,不同色彩的染法。

  2.点染时胆子要大,心要细,每染完一张,要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

  3.折纸、剪纸可以自己设计花样。

  教学重点:

  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制方法。

  教学难点

  多色染制与空白处理。

  教学准备:

  扎染的连衣裙、围巾、生宣纸、彩色墨水、各种染纸作品、乐曲《春江花月夜》。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秩序,安排好学习用具。

  二、引题激情3分钟)

  (上课时教师身穿黄4534535aaa色扎染的衣服)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穿了什么样的衣服,(让学生观看裙子上的图案)这种图案是用扎染的方法做出来的,就是把布上需要有图案的'这一部分用绳子扎起来放在颜色里一染就形成了这样的图案。

  你们还熟悉哪些扎染产品?

  生:衣服、围巾等。(教师拿出扎染围巾让学生看)

  师:扎染的运用很广泛,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背包、领带、桌布等都用了扎染的方法。

  (从身边生活用品入手,引出新课,既接近儿童生活,又亲切自然,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师:扎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手工印染工艺。最初人们不小心将纸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纸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纸方法的试验,在试验中,人们发明了扎染。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像的图案表现--美丽的染纸。

  三、讲授新知:(10分钟)

  板书:美丽的染纸

  师打开范作品让大家看),这些染纸图案纹样复杂、色彩亮丽、图案优美,但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只要大家掌握好它的特点,就很容易染出来。

  老师出示几十幅风格各异,色彩绚丽的染纸作品,给学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极大地调动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1.观察认识:

  教师:拿出一张事先折好的米字格纸,打开来,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形状,再演示米字格折法(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出示折纸方法示意图。

  师:为了染出的图形均匀,用一只大铁夹夹紧,再用手挤,捏挤的作用是节省颜料,并能染得透。老师把三角形的每个角分别浸入颜色之中,这叫浸染法。用毛笔点上去,叫做点染法。在染过色的地方蘸上水或酒精,并立即用抹布或吸水纸吸去多余的颜色,叫冲染法。还有一种和它相反的方法,即在淡色的地方再染上颜色,叫浓破淡法。每张纸注意留出部分细小的地方不染色,形成空白,画面就更好看。

  (在演示中,突出折叠方法和几种染制方法这一重点,在后面的练习中将突破"留白"这一难点)

  2.尝试理解:

  师:请同学拿出一张纸,刚才老师是怎样折米字格的?

  生: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

  师:对。现在我们折的这种米字格是染纸中最常见的一种折叠方式,另外还有田字格、辐射法、折扇法、任意法及揉纸法、卷云法等,大家还可以动脑筋想出其他的折法。(投影仪演示折纸的几种方法)

  在学生折纸的过程中,发挥其创造力,进一步调动学生求异创新的主动性。

  在学习染纸之前,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其过程和染法,同时板书:折、夹、挤、染、展开。染法:冲染、浸染、浓破淡。

  在学生折纸时,提醒学生注意夹子的角度、位置、面积的大小、色调的深浅及留出空白的地方。同时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此曲典雅大方,有一种古典美,听来给人一种协调和谐的感觉。

  3.自我评价:(2分钟)

  师:展示优秀作业12幅。刚才同学们染的第一张作业很不错,就像江南一带的蓝印花布一样漂亮。我们应该在染的过程中胆大心细,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

  4.想象创造8分钟)

  我们还可以在同一张作品中染上几种颜色,使画面更加绚丽多彩,在染过单色之后,再学习多色染法,这样的过渡学生易于接受,难度也降低了。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人人都全身贯注、十分认真和努力,作业打开之前,大家都屏住了呼吸,一旦打开便非常兴奋和激动。

  5.深入研究:(5分钟)

  师:同学们,这样美丽的染纸,到这儿是不是就结束了,它们还可以做什么?

  生:可以先剪纸再染。

  师:对,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会制做出更加独具特色的作品来。这些都是老师利用染纸作业加工的工艺品。

  各种形式的时装14幅,风景画、蝴蝶画、花瓶等装饰画若干幅。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使单一的染纸变得非常丰富。

  四、小结(2分钟)

  1.总结本课内容要点。

  2.老师为作业优秀的同学发奖--奖品是用染纸作业制成的书签。

  板书: 美术的染纸

  制作过程:折、夹、挤、染、展开。

  染 法:浸染、点染、冲染、浓破淡。

  小学科学教育三年级《纸》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认识情节与结构在概念和功能上的差异。

  2、赏析小说的精妙结构,了解“生活的横断面”这一小说结构方式的特点

  【教学重点】

  对小说结构的把握及拓展分析。

  【教学难点】

  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询问了解学生预习感受,引出作者介绍。

  1936年,瑞典学院的评奖委员和院士们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著名的现代剧作家,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尤金奥尼尔。他在“受奖演说”中高度评价了瑞典剧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对他的影响:“我的工作受惠于一切现代戏剧家中最伟大的天才——你们的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作者相关知识:瑞典剧作家。代表作有戏剧《朱丽小姐》《到大马士革去》《一出梦的戏剧》《鬼魂奏鸣曲》,小说《红房间》等。

  二、你能从纸上的内容推测主人公两年的生活经历吗?

  “半张纸”其实记载了主人公二年来的生活经历:恋爱――新婚——将为人父――丧妻夭子。你能读出主人公在这四个人生阶段的情感体验吗?

  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以下几个问题;

  1)问:第三段写的艾丽丝这个名字为什么“最美丽”?

  真心相爱,三个字充满了浓浓的爱意。流露出相恋时的甜蜜。

  2)新婚后的蜜月生活如何?

  新婚非常幸福。讨论分析“常”“最”“静静地”“沉醉”:“常”写他们可以经常去看戏,长久地停留在幸福之中;“最”字突出了那时主人公的幸福;“静静地”是他们在享受这惬意而幸福的一刻;“沉醉”,沉浸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醉在这如梦般柔美的爱河中。

  3)故事继续发展,发生了什么事情?

  需要找女仆来照顾,去药房买药,订消毒牛奶,用电话解决家务事,这些是因为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这个年轻的房客快要当父亲了。内心应该感到喜悦。

  再后来发生什么事情?

  “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说明艾丽丝和肚中的孩子都不幸失去了生命。

  4)为什么都失去生命了?知道原因吗?假如作者就按照某位同学的推理,清楚明白地告诉大家妻儿的死因,这样好吗?

  素描式勾勒方式,点到为止。篇幅虽小,却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5)年轻房客回忆到这里感受是怎样的?

  “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表现出回忆到这一幕人生不幸,悲痛欲绝。

  讨论分析“溺死之人”:把自己看成将死之人,体现出对生活的悲观绝望。

  总结明确:作者享受过爱情的甜蜜和即将当父亲的喜悦,也承受了妻儿丧亡的不幸。

  情感线索为“相爱的甜蜜――蜜月的幸福――为父的喜悦――失亲的悲恸”

  三、纸上其他内容分析。

  1、纸头上还写了他的工作有怎样的变迁?

  银行倒闭,失业,穷困――――后来找到一份新的工作”“手头很宽裕”―――现在,搬出房子,可能意味着生活的困顿。

  总结:除了爱情不幸,生活上也起伏不定。

  2、纸头上还写到了朋友,这个朋友有什么样的经历?

  曾经飞黄腾达,后来穷困潦倒。“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

  四、主题归纳

  1、从刚才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与他工作的变迁,和朋友的盛极而衰,你觉得有和共同点?

  明确:学生自由回答,预计能说到此类观点:“人生变幻莫测”“生活总是起伏不定”“人生无常”等。对生活总是变幻不定的,可能给你带来幸福,也可能给你带来痛苦。我们的主人公就经历了从“有”到“无”的变化,而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交替着幸福和痛苦。这才是生活的原生态。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的态度。

  2、那么我们的主人公在回顾了这二年的生活后,他是怎样从对待的呢,你能揣摩出他这样选择生活的心理活动吗?

  明确:主人公读完这张纸后,“吻”它,“折“好”,“收”在胸前,反而“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快乐的人”。显然,主人公的情感并未消极下去,相反的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尊重和直面现实的生活态度。

  心理:他从两年的生活里感悟出,这两年他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本身就是充满许多遗憾的,“有许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所以,相对于这“许多人”,他是多么幸运的呀!人要珍惜“曾经拥有”,把握“现在”,开拓“未来”。这样你的人生将不断地被充实。倘若,你永远停留在这两年,消沉下去,哪怕你活了100岁,你实际的生命长度只有“这两年”。幸福是值得欣喜,痛苦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

  出示作者的一段话:

  人活着必遭蹂躏。天堂和地狱在他看来并不是虚无的存在,而是都会在现实中得到兑现。当我们欢乐的时候,我们就生活在天堂里;当我们痛苦时,我们就在地狱。但谁又能说痛苦不是另一种欢乐呢?

  3、从小说结尾可以看出“年轻房客”是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小说结尾时,主人公收藏起那弥足珍贵的半张纸,“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而是“高高地抬起了头”,告诉我们主人公将以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 奋然前行,去开拓新的人生。他勇敢地面对命运,承受人生的.一切幸与不幸,在生活面前保持着骄傲与快乐的姿态,主人公是一位达观而又坚强的人。

  (2)启示一:表达了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但同时又积极地表达了幸福对人生的意义,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执著追求。幸与不幸,都是生活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既要积极地追求人生的幸福,也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不幸。

  (3)启示二:人生的幸与不幸,都只是生活的一个片断一个阶段而已,重要是的学会从中获取经验与启示,得到力量与智慧,以向前看的健康乐观心态走好人生的下一步。对于过去的一切,美好的,我们会珍惜;不幸的,我们任它随时光流逝,更重要的是把握现在拥有的,去开拓更美好的未来。

  三、探究小说结构

  我们理解了小说主题,那我们回头思考一个问题,“半张纸”有何作用呢呢?

  明确:半张纸”的意义——于方寸之地演示了大千世界

  《半张纸》以一千五百字的简短篇幅,却涵盖了主人公两年的生活经历,可谓“惜字如金”。 作家却不惜笔墨, 精细地描绘了“半张纸” 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 甚至连纸上的字迹也一一作了说明,,这样, 半张纸便凸现出来, 像电影特写镜头似的强烈地吸引着读者。它是:

  (1)年轻房客两分钟内情绪发生转换的关键

  (2)结构上贯穿全篇,两年刻骨铭心经历的回忆都是用这张记录了各种电话号码的纸联系起来。作家紧紧围绕半张纸进行布局选材,“半张纸”本身也并无多大意义,重要的是在于揭示主人公头脑中的意识。这种表现手法后来在文艺作品中广泛运用,也就是西方现代文艺中的“意识流”。作家对主人公两年来的一切没有作细致的描写,而是采用意识流的方法,循着“半张纸”上所提供的一个个电话号码的先后顺序作为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轨迹,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展开情节,推出高潮,收束结尾。

  (3)小说的灵魂,深化主题。原本杂乱的回忆,通过这个故事的焦点,巧妙地将人生变迁的喜乐悲愁维系在一起,浓缩的“半张纸”上,杂而不乱,承载起表达主题的任务。

  小学科学教育三年级《纸》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折、剪、压、贴的方法制作纸方框,并进行方框的组排练习。能抓住基本要素,运用重复、渐变、发射等构成形式,进行独特的设计。

  2、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剪切、折压、粘结等方法,设计制作组合一个有创意的纸魔方图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了解纸材特性,能感受到立体造型作品的空间形式美感,培养他们现代设计意识和严格、精巧的手工制作能力。养成精心设计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单个纸方框的折、剪、压方法以及多个纸方框的拼摆组合设计。

  教学难点:

  运用剪、折、压方法设计制作组合一个美观的图形。

  教具准备:

  课件、范作、卡纸条等。

  学具准备:

  卡纸条、双面胶、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用纸方框拼摆的作品学生欣赏。提问:同学们看这个作品漂亮吗?这个图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枫叶)

  2、教师一边拆解重新拼摆造型一边引导观察同学们发现这个漂亮的图案的奥秘了吗?

  3、导入新课:原来用一个个相同的纸方框造型可以拼摆出这么漂亮多变的图形,像我们小时玩的魔方一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纸魔方变出漂亮的作品。

  4、板书课题:纸魔方

  二、新课讲授

  (一)、学习探究纸方框的制作方法:

  师: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进行一场挑战赛谁能在3分钟之内自学步骤图制作完成一个纸方框造型,制作的标准、速度快的挑战成功。

  ⑴挑战赛开始,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观察。

  ⑵评比比赛结果,对制作标准、速度快的学生加以肯定。 ⑶说一说在制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么解决?

  2、师生共同探讨制作单个纸方框的方法(教师演示):

  ①裁剪纸条;②折叠(预留粘贴面);③粘贴;④剪割;⑤撑开、折、压造型。

  3、制作小锦囊:撑开前把折和剪刻之处再用力折压一下,这样撑开的`时候才会有棱有角。

  4、欣赏不同的纸方框造型,想一想试一试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5、小结:改变切割长度和折、压方向可以作出的不同造型纸方框。

  (二)探究纸方框的拼摆规律:师:老师拆散的这些纸方框还能拼摆出其他造型吗?

  1、请学生上台试着拼摆。

  2、欣赏不同拼摆组合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组合规律。

  3、教师总结组合规律:⑴、把单个纸方框进行拉伸、挤压进行排列。 ⑵、可以采用不同的排列方式,例如连续排列、发散性排列。

  (三)尝试制作作品:

  师:下来我们进行第二轮同桌挑战赛,看看谁是纸魔方高手?

  制作要求:灵活运用剪切纸方框的原理,制作4—6个单体,在拼摆组合出漂亮独特的作品。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评

  1、将小组优秀作品展示黑板上,学生互评。

  2、师评(制作精致程度、小组合作精神、创意等等)

  五、小结拓展

  1、总结本课制作学习情况,与学生共同找出优缺点,并解决。

  2、拓展:除了正方形纸框能做成漂亮的纸图形,你还能想到其他的形吗?,课下让我们制作更加漂亮的作品吧。

  小学科学教育三年级《纸》教学设计 9

  教学过程

  一、弄清图文,创编故事。

  1、同学们,图上共画了哪几样事物?它们有什么关系?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讨论。

  2.根据文字叙述所交代的内容为联想蓄势,然后根据后面文字的提示大胆的想一想,它们会说些什么?

  (1)说话的主题。

  (2)说话的`情景。

  包括动作、神态、表情等。

  3、同学们相互讨论。

  4、请一个同学把自己设想的对话说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与自己想的对话内容进行比较,然后评一评。

  5、引导,同学们评论,评论时注意要有礼貌。

  二、大胆想象,编写对话。

  1、谈话拓展。

  对话的内容是什么?对话时的动作、神态、表情怎样?结果如何?

  2、大胆描述和设想。

  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思维,选定对话内容,铺设对话情景,然后同桌或前后同学互相讲述。

  三、交流评议,动笔写作。

  1、四人小组交流,把自己设想的对话在小组里说一说,同组的同学帮助补充修改,教师可适时巡视和参与。

  2、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所编写的对话。

  3、学生动笔将自己编写的对话抄下来。

  4、学生自己修改或同学相互修改,教师个别抽查、修正。

  小学科学教育三年级《纸》教学设计 10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10课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特点。

  2、科学探究目标:会用简单对比的方法探究纸,能用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过程与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由纸的发展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白纸、牛皮纸、餐巾纸、毛边纸、滴管、硬币、纸盒。

  学生准备:各种纸和不同的纸制品。

  活动过程:

  一、 教学导入

  这节课是科学课,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对纸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1、 认识纸和纸制品,了解纸的种类。

  师:大家看这是什么?(出示一张纸)

  生:一张纸。

  师:那么,这是什么?(出示一个纸盒)

  生:纸盒。

  师:纸盒是纸制品,那么生活中大家都认识哪些纸和纸制品呢?

  (学生回答认识的和常用的纸和纸制品。)

  2、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纸和纸制品。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纸和纸制品,大家都带来了吗?下面请介绍介绍吧!

  生汇报,我带来的是xx纸,xx(纸制品)是由xx纸制成的。

  师:大家带来了这么多纸和纸制品,其中有白纸、牛皮纸、餐巾纸、毛边纸(同时板书)等很多种纸(板书“……”),那么生活当中还有很多种纸,各种各样的纸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呢?大家想不想知道呀?

  生齐:想!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纸的秘密(板书课题)。

  二、 活动过程

  1、 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师:纸有多种多样,可以做成不同的纸制品,那么怎样来研究纸的特征呢?你们打算研究纸的哪些特征?用什么方法?如:各种纸都吸水吗?光滑还是粗糙的等等,请各小组研究研究。(教师参与小组研究。)

  2、 汇报研究结果

  师:同学们都研究好了吗?

  师:请大家说一说你们的研究结果。

  小组研究后汇报,我们打算用xx方法来研究纸的xx特征。

  (师归纳并板书:吸水性、透光性、光滑程度、承重能力。)

  3、 进行研究并展示研究结果

  师:下面我们就主要从这几方面来进行研究,为了大家能研究的`更好,老师给大家准备了白纸、牛皮纸、餐巾纸、毛边纸四种纸以及滴管和硬币两种工具,各小组随意选择纸的各种特征进行研究,下面请各小组领取纸和工具进行研究(小组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大家的研究结果(展台展示)。

  4、 整理研究结果并展示。

  师:同学们研究的都很认真,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些纸的特征,同学们根据你们研究的问题,给纸按照由强到弱或其它方式排排顺序,好不好?(小组整理排序)

  师:通过大家的整理,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纸不同特征,这样在生活中,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纸了,比如擦脸可以用较柔软的面巾纸,包书皮可以用耐磨、厚一点的牛皮纸等等。

  5、 纸与我们的生活

  师:在生活中,纸还有哪些用途呢?下面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谈一谈。

  师:谁愿意说一说纸在生活中的用途。

  生回答:纸可以……

  师:纸的用途可真大呀,真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应该节约用纸,不随便扔掉纸,利用一些废旧的纸来做一些装饰品和玩具。

  三、 自由活动

  1、学生自由设计,制作纸制品

  师:各种纸都有一定的柔韧性,可以折叠成各种各样的纸制品或玩具,同学们能用纸做玩具吗?好,下面大家就用搜集来的纸做一做给大家看看。

  (学生制作,教师参与)

  师:同学们都做好了吗?

  2、展示作品

  师:那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吧!

  (学生展示、自评)

  师: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做得都很棒。

  3、 学生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可真好,通过今天的研究和制作,我们都学会了什么呢?

  学生小结:我学到了……,我知道了……

  4、 填写评价表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下面大家填写评价表。

  师:老师希望大家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有进步。

  四、 拓展活动

  师: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的用途非常广泛,与我们大家密不可分,那么大家知道纸是谁发明的吗?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国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应该为此骄傲和自豪,我们今天学到的只是纸的一部分秘密,纸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课后请同学们搜集相关资料继续研究,这节课我们的研究就到这里。下节课再见!

  板书设计:

  纸 的 秘 密

  白纸 吸水性

  牛皮纸不同透光性

  餐巾纸光滑程度

  毛边纸承重能力

  小学科学教育三年级《纸》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纸样的活动,认识纸的多样性。

  2.经历用对比实验比较纸的性能的活动。

  3.初步感受纸的性能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自己收集的各种纸样品。

  2.玻璃片、滴管、红墨水、回形针,每组1份。

  教学准备:

  一、交流不同用途的纸

  1.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收集的纸样,以及它们的用途。

  2.小组内交流各种纸的样品及它们的作用。

  3.教师补充介绍几种特别的纸。

  二、研究不同用途的纸

  1.不同用途的纸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2.怎样比较各种纸的'吸水性?讨论对比实验的方法。

  3.学生操作,汇报观察结果。

  4.分小组研究纸的拉伸性能和承受重物的性能。

  5.交流在实验中的发现和感想。

  三、选择合适的书写纸

  1.比较常见的几种书写纸有什么不同?

  2.实验:常见的书写纸的吸水性能和拉伸性能。

  3.思考:根据不同的书写要求,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书写纸?

  小学科学教育三年级《纸》教学设计 12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远古时代还没有纸,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即“甲骨文”),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又用麻纤维造纸。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造纸。从此,纸产量大增。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阿拉伯和欧洲等地。

  2.教材特点

  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纸发明的经过。全文共8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讲用竹片做成的书。第3、4、5自然段讲写在丝绸上的书。第6、7自然段讲纸的发明和造纸方法的传播。第8自然段赞叹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区别形近字“豪、毫”和“纪、记”,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理解16个新词语的意思,辨别“发明”与“发现”。

  2.会用“谁怎样他说什么”的句式写一句话;会用“怎么”提问题。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说出纸的发明经过。

  4.知道纸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退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纸的发明过程,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四、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录音带。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2.读懂文章1一5自然段,知道在纸发明以前,书是什么做的,有什么特点。

  3.完成《作业本》1、2、3。

  (二)教学过程

  1.揭题谈话。

  同学们,我们每天用的课本、作业本,看的报纸、杂志是用什么做的?

  这一张张又白又光滑的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纸的故事》会告诉我们这一切。(出示课题)请大家把题目读一遍。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大意。

  (1)边听录音,边看课文,注意读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①看拼音读准字音;

  ②想办法记住字形;

  ③联系句子想想意思;

  ④用字典查出划线字的意思:异口同声自豪

  (3)检查指导

  (4)读通课文。

  ①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错。

  ②放声自由朗读。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纸的发明过程,并完成课后练习2(用图形投影显示)。

  3.学习文章1一5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1一5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①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么做成的'?②那样的书有什么缺点?

  (2)检查讨论,并板书。

  竹片(笨重)丝绸(价钱贵买不起)

  (3)看板书同桌互说。

  4、作业练习。

  (1):作业本1、2、3。

  (2)课外作业:抄写生字3遍。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朗读课文,知道纸的发明过程和“蔡侯纸”的特点。

  2.掌握“谁怎样他说什么”的句式。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引人。

  纸发明以前的书是用什么做的?

  2.学习课文6一7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思考:①我国最早的纸是用什么做成的?②“蔡侯纸”是指什么样的纸?③纸是谁发明的?

  (2)检查讨论。

  ①上述问题②要注意讨论得出“纸是我们中国发明的”的结论。

  ②在各个问题讨论的过程中注意生字的巩固及“异口同声、自豪”等词的词意掌握。

  (3)指导用自豪的语气朗读第7自然段。

  (4)自由朗读6、7自然段。

  (5)指导“谁怎样他说什么”句式练习。先结合文中“瞪大了眼睛、异口同声、自豪”等词进行训练,然后进行扩散性训练。

  (6)完成作业本练习5、6。

  3.学习第8自然段。

  (1)指导有感情朗读。

  (2)在全文中找出可以体会到“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的句子并读。

  (3)启发学生说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进一步体会“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的情感。

  4.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5.由文中人物及插图,启发学生对文章第一句话中“几个同学”进行修改,使语句表达更确切。

  6.完成《作业本》练习4、7。

【小学科学教育三年级《纸》教学设计】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纸奶奶的生日教案教学设计10-05

小学科学《杠杆》教学设计05-31

小学教育随笔教学设计09-29

小学科学《抵抗弯曲》教学设计03-06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精选12篇)06-11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11-18

《科学与艺术》教学设计10-07

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02-08

科学教育的教学总结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