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 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2. 增强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运用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探险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材料:
一篇关于“探索神秘岛屿”的英文短文,包含描述岛屿环境、遇到的挑战、解决问题的过程等元素。
生词表和短语解释卡片。
岛屿地图(可自制或打印),用于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1. 导入阶段(5分钟)
展示一张神秘岛屿的图片或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好奇心。
提问:“If you could explore any mysterious island, what would you expect to find there?”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英语表达想法。
2. 生词学习(10分钟)
分发生词表和短语解释卡片,引导学生学习新词汇,如“mysterious”, “treasure”, “obstacle”等。
通过造句练习,加深对新词的记忆。
3. 阅读理解(20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短文,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阅读后,完成阅读理解题,如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检查理解程度。
4. 深度讨论(10分钟)
分组讨论:“What challenges did the explorers face? How did they overcome them?”
每组派代表分享观点,教师总结归纳。
5. 复述与创作(15分钟)
使用岛屿地图辅助,让学生根据短文内容复述故事,可加入个人想象的细节。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探险故事结尾,可以是找到宝藏、解救被困动物等。
6. 总结与作业(5分钟)
总结本课重点词汇和句型,强调探险精神的重要性。
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中的探险之旅的英文短文,下周课堂分享。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 提升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2. 拓展学生对未来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视野。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材料:
一篇关于“未来生活畅想”的英文文章,涵盖智能家居、交通方式、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变化。
相关科技产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思维导图模板。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展示未来科技产品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猜测其功能和用途,激发讨论。
提问:“What do you think life will be like in 50 years?”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2. 文章阅读(20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教师提供关键词汇提示,如“autonomous vehicles”, “smart homes”, “remote work”等。
阅读后,完成文章结构分析,包括主题句、支持细节等。
3. 批判性思考(15分钟)
小组讨论:“Which aspect of the future life described in the article do you find most exciting/challenging? Why?”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预测是否合理,有哪些可能的影响因素。
4. 信息整合与表达(20分钟)
使用思维导图工具,学生分组整理文章中提到的未来生活变化,包括优点、挑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思维导图,并口头阐述小组观点。
5. 创意写作(15分钟)
学生个人完成一篇短文,设想自己在未来生活中的一天,包括居住环境、交通方式、工作学习等细节。
强调创意和细节描写,鼓励使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型。
6. 总结与反馈(5分钟)
总结本课学习要点,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修改和完善创意写作,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3
一、教学分析
1. 教材分析:本次英语阅读课选用的是一篇记叙性文章,内容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文章主题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在阅读技巧方面需要教师进行扩展和指导。
2.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学生之间存在两级分化现象。优等生记忆力强,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旺盛,但后进生存在不自信、羞于表现等问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尽量让后进生参与其中,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单词和词组,如audience、confident、judge等。
掌握限制性定语从句的.运用。
2. 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如跳读、略读、速读和限时阅读等。
开发学生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比较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意识到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培养保护动物意识。
三、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事件经过、高潮与结局,抓住主要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前活动:讲解重点生词和词组,并引导学生进行预测文章大意。
3. 阅读中活动:
学生进行快速阅读,捕捉文章大意。
教师设计整体理解性问题,引导学生加强对段落的理解。
学生进行精读,教师针对阅读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
4. 阅读后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复述或角色扮演等活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同时,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4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内容为一篇关于太空之旅的文章,着重介绍了火星探测以及太阳系的部分知识。文章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一些航天知识,并用现在完成时去描述人类已经实施的太空探索。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现在完成时态的用法,对旅游、看电影、看书等话题有所了解。但本模块涉及较多的词汇,学生掌握难度较大。因此,在具体安排教学内容时,应适当降低难度与要求,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将航天知识和语法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重点词汇,如earth、station、planet等。
掌握重点句型,如“Have you … yet? Yes, I have already/just… No, I haven’t … yet.”等。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用现在完成时态描述人类已实施的太空探索计划。
2. 教学难点:
Have been to与Have gone to的区别。
对航天知识和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太空和火星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知呈现:
学习新单词和词组,并通过例句进行巩固。
讲解现在完成时态的用法,并通过练习进行巩固。
3. 阅读理解:
学生进行快速阅读,捕捉文章大意。
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理解。
学生进行精读,教师针对文章中的'难点进行讲解。
4. 巩固拓展: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太空探索的看法和感受。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情感需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5
一、案例实施背景
任何语言的习得和学习都离不开大量阅读的实践。许多教师也意识到高中阅读对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用尽各种办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微技能。当然这样做的目的确实也提高了学生测试性阅读的能力。如阅读前讲解重点生词或词组,阅读中找main idea, 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帮助不同层次学生理解阅读,呈现表格,运用复述,角色扮演,采访等不同形式来开展阅读任务。以上虽均衡了话题及功能两方面,但这些方法仍只停留在字,词,句及其他细节的表层理解上。要想真正让学生内化阅读材料,除了表层的理解外,阅读也要关注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层理解和文化内涵。这点我们可以从语文学习上得到启示。《英语新课程标准》就阅读的知识性和欣赏性上提出了指导思想: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就是要关注说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从而加深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因此,笔者认为高中英语阅读课除了训练测试性阅读之外,需要大量的欣赏性阅读材料来补充教学。教师应该冲破词汇,语法的束缚,在阅读中突出技能渗透的同时,应将课文阅读教学提高到欣赏性阅读的美学高度,真正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为高一NSEFC Book 1 Unit 4的reading task。作为地震内容的阅读补充材料,它是著名作家Jack London的笔下之作。以一个目击者的身份,介绍了旧金山大地震的所见所闻所感。语言地道优美,描述性较强。重点是欣赏阅读中训练略读和查读两大阅读微技能,逐步加深对旧金山地震及细节理解,并对地震中发生的一切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情感态度,体会人们地震后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本课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paraphrase 课文中的几个句子如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 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
三、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较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发展,有着更强的求知欲。不满足单一的课本教材学习,具备对于兴趣的话题会去网上搜索知识来获得信息的能力。半个学期的英语教学已经让他们意识到高中英语阅读不同于初中的手把手阅读,更多的是他们自主思考,对疑惑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本次欣赏性阅读材料是美国文学原著,他们也是第碰到,有些句子理解上比较难,注意给学生学法上的'指导。另外为了帮助学生逐层进行理解课文,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认知识水平,注意因材施教。
四、案例实施过程
(一) warming-up引入
1.教师用播放San Francisco的音乐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what is the song about? 去欣赏.
( Now listen to an English song.. After listening, tell me What the song is about)
2.然后问问题:
What country is it in? In what part of the country does it lie?
PPT呈现一张地球板块分布图,并让学生说出旧金山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San Francisco lies where the American plate and pacific plate meet. The two jump and an earthquake may be felt)
教师自然引入:This was just what happened in 1906.
由于学生刚学过唐山大地震的相关知识,了解板块运动会引起地震,图片即或学生原由有背景知识,为下文的阅读做好铺垫。
(二)pre-reading:预测全文。
浏览题目 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呈现两个问题帮助学生预测大意。
Q1: What does an eyewitness mean? Q2: If you were an eyewitness, what would you see and hear during the earthquake?
播放一短视频让学生用几个句子来描述所见所闻。
学生一般都这样描述: The world was at an end! The bridges cracked and broke; the people were killed; buildings were destroyed…The houses were shaking and then the buildings collapsed and were destroyed; Everything was in ruins…..
predicting是一项重要的阅读微技能,目的是让学生猜测文章可能会讲什么。提前预测能够更快激活学生脑中原有的图式,帮助学生更快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唐山大地震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地震前,中,后发生的有所了解,让学生用句子或小篇来描述所见所闻符合有效的输入---输出的英语学习规律。当然直观的视频教学也更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这环节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找到作者在旧金山地震中的所见所闻。
(三)Skimming
Q: What did the author see and hear? 划出作者的所见所闻句子。
Skimming是训练学生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的一种阅读能力。本文的中心就是地震后的所见所闻,引导学生可跳过某些细节,围绕问题,加快阅读速度。在阅读时,有意识地引导读读段落的段首或段尾。该环节目的就是让学生熟悉如何进行略读。
(四)Scanning
Q1: Can you find an adj to describe how the author felt about the earthquake? Why?
Q2: Can you find an adj to describe how the people felt about the earthquake? Why?
Scanning称扫读或寻读。目的是找出某些特定信息或回答阅读理解题所需要的事实及依据。在对通篇文章疏而不漏的快速扫描中,迅速定位信息点,而和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部分则可一带而过。该阅读材料文学性强,所描述的细节也很多,学生很难以找出一主线去分析地震景象。以上的两个问题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这两个问题十分有效地让学生去思考人们在震中和震后的感受。通过第一个班的教学,笔者发现可以先将Q2提前解决。因为学生很快就能说出人们的感受。They are kind, sad…教师顺势抓住学生的思维,马上问Why?
Can you find some sentences to support your opinion? 进一步提升问题的本质,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很快也能找到支撑的信息:They helped one another climb the high hills around the city. Never in all San Francisco’s history were her people so kind as on that terrible night. 第二个班级教学中说到人们为什么很悲伤难过,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有人说他们失去了家人,亲人,朋友;有人说他们失去了房子,无家可归;由于课文中的一句话还能证明他们可能会由于失去财产和至爱而悲伤。我也趁机问学生:What can you conclude from the sentence?
“whole families put everything they owned and could save into wagon” 引导学生这样思考they may lose possessions and beloved ones so they are very sad.然后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earthquake?你能在文中找出几个形容词来描述么?其实这也就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的作用是组织,参与和引导,重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能动作用。
(五)Careful Appreciation
1.Discovering structure
让学生观察以下句子结构,引导学生发现重复和排比的修辞现象。
1) San Francisco is gone.
2) Its businesses are gone.
3) The factories, hotels and palaces are gone too.
1) 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
2) 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
3) A list of all those killed will never be made.
让学生文中找出并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能体会其中的情感并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What did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by using these sentences?
2.Paraphrase some important sentences:
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
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
让学生第做意译,先渗透一些paraphrase的技巧:可以使用句子中的同义词、反义词,注释性说明,改换说法,倒换顺序等。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brave, library, address等的同义来意译。
3.Comparative reading
NSEFC Book 1 Unit 4中前后两篇阅读文章“A Night The Earth Didn’ t Sleep”和“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虽然都是描写地震,但风格截然不同。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体裁风格,教师设计了一表格来进行对比阅读。
Tangshan earthquake San Francisco earthquake
Main idea
Details
Point of view
Response of people
Where the writer shows more feeling
(六)布置作业:写一篇描写台风之后的小短文the story after a typhoon。
本单元中心是自然灾害及自我保护,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描写家乡最常见的灾害台风之后情景。
五、课后反思
本课以任务型为教学原则,本案例的每一个任务都是围绕学习者“学”的角度设计的。通过小组活动,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学生的每一个活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较好地体现有效性的教学。教学成功之处是引导学生一步接一步从阅读文章表层意思,到探讨深层意思,使学生体会地震后人们相互帮助并勇敢面对的精神。引入部分达到预期效果,用自己准备了录音和图片自然衔接,时间短但有效能引起学生兴趣,猜测旧金山地震的相关内容。在各个环节中能运用激励评价和过程评价来鼓励学生去说。
不足之处是在于很多设计问题难度过高,教师一开始没有预料到,直到第一个班级的教学发现诸如这样的句子让学生去意译有很大困难,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问题给出后一片沉默,即使是程度比较好的同学也是难以入手。到了二次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的同义词去替换解释。In what kind of situation are they called brave people? What does “library” mean? 这两个问题的铺垫较好地处理了教学难点。在今后类似的教学过程中,我想可以提供几个选择项,降低难度,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
教无定法,高中阅读欣赏课也不例外。阅读可分导入,快速阅读,表层理解,深层理解,欣赏,拓展等步骤进行。但教学过程不能只将重点放在处理词汇或讲解句子上。阅读欣赏课可对开设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阅读欣赏课的文学作品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其次,阅读中启迪学生思维,由表层及深层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6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泛读》是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必修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国外报刊的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阅读有关时事的文章,正确理解新闻英语的特点,深入领会其语言规则,帮助学生体会正式英语语体的一些特点从而在阅读过程中能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学生还通过范文学写评论性段落,并能进行简单的口头讨论。学生对英语宣传媒介的几种常见形式能有所了解,能看懂英语国家报刊中的政治述评,进一步了解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丰富词汇、发展兴趣、开拓视野,以便毕业后在工作中能快速摄取英语信息,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本课程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等创新能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基础: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了一些英语基础,但是因为生源地的差异,不同专业乃至相同专业的不同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有一部分来自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基础为零。有了一定英语基础的大多数学生词汇量极为匮乏,高考成绩也很低,这些学生和零基础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有些专业和有些班级占到了很大的比例。
学习能力:学生思想活跃,但学习自主性差, 学习非常被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总是要依赖老师,依赖课堂,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又因英语基础薄弱,对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能力培养和提高都有影响。
心理特征: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情绪纠结,出现了许多学习上的障碍,主要表现在学习目的、学习动机的缺失和学习态度的消极。在学习上自信心不足,存在自卑心理和畏难情绪,需要教师耐心细致指导,并得到教师的尊重和认可。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常见报刊词汇,报刊文章标题的翻译,学会看懂较简单的英美报刊文章,提高阅读和理解英美报刊的能力,了解外刊的语言风格与特色,培养独立阅读外刊的基本功。
能力目标:学习现代语言,增加语言感知的敏锐性,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加社会认知能力,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和掌握多学科知识,提高综合人文素质。有主动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讨论,了解国际时事,了解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加强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学习,查阅资料,跟踪热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治、合作和管理能力。
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丰富词汇、发展兴趣、开拓视野,以便毕业后在工作中能快速摄取英语信息,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本课程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等创新能力。
四、教学模式选择与实践活动设计
授课方式采用专题讲座和章节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学生不但提高对外刊的阅读能力,而且掌握大众传媒和英语新闻学的基本知识。语篇分析教学法:通过语篇分析使学生掌握报刊新闻报道在宏观语篇结构、语法和用词上的特点。 注重导学、助学,通过小组讨论、课堂陈述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本课程可介于精读和泛读之间进行讲授,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为主,讲课时可交替使用英语和汉语。精读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去泛读未规定的教学内容。另外,要注重向学生介绍所涉及到的美英报刊的特点、报刊英语的风格等背景知识,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和积极性。
学习方式:
①自主学习: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策略的培养。网络课程的建设和日臻完善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助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如下便利:下载相关的教学资源;观看和收听和主题相关的时事新闻报道等等。 ②小组合作:
课堂上学生可基于某个主题按照4人一组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最后选派代表陈述观点。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进行进一步的合作,进行课外阅读,通过协作深入了解英语报刊的.特色及相关主题的理解。
③反思性学习:
教师要尽力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学习气氛,帮助学生看到自己报刊阅读理解中的问题所在,探究问题的原因,通过同伴互评或与他人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设计:
Activity 1 寻找话题
目的:学生提交自己最喜欢的话题,汇总多数人共同喜欢的话题。 Activity 2 集体讨论
目的: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交流思想;把语言的学习立体化,强调互动式交流;文化渗透,思维发散,求同存异。
方式:确定文章,集体阅读;找出作者观点;小组讨论,支持或否定;组与组之间互动,每组选派代表发言
Activity 3 Summarize and Writing
方式:对喜欢的话题阐述观点和看法;对喜欢的文章进行摘要。 Activity 4 名言妙语选摘 目的:收集有利于写作的好句子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的设计
我院现今采用的《致用英语》系列教材,是依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充分考虑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力求为一线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支持。在教学设计中,以课本为依托,并以网络教学为辅助方式。
六、学习评价与反馈设计
考核包括两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
学期总评成绩 = 期末考试成绩(40%)+考勤成绩(30%)+平时成绩(30%) 平时成绩包括出作业、实践、期中。实践环节随堂或分散进行。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7
一、引言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课外阅读量等方面提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的要求,除教材内容外,五级、八级的课外阅读量分别累计达到15万和30万词以上,且首次把“中学生应形成适合自己学习需要的英语学习策略”纳入了新课程标准(教育部,20xx)。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多数地区的学生课外阅读普遍存在重视不够,数量不足,质量欠佳且能力低下的现状。众所周知,阅读的过程,从抽象的交际,到形象的解读,再到意象的升华,是一个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复杂过程。阅读教学的设计,包括课外阅读教学,要符合认知发展规律,要讲究方略和措施,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其个性发展,要“优化英语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学习(learnhowtolearn)”(教育部,20xx)。有鉴于此,着眼于实效教学,从摸索和实践中,我们提出,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教学设计方略应当注重以下三个方面:得当、得法和得益。
1、得当(学情了解、目标确立、材料选择和时量分配)
英语课外阅读是扩散性阅读,它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所以,充分了解学情,从学生认知需求的实际出发,是课外阅读教学成功实施的前提,也是课外阅读教学目标确立的重要依据。适切的目标,是集挑战性和生成性于一体的,是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体,且是可分解的。在材料的选择上,优先选用那些能激起学生兴趣、能引发他们自主阅读和自发交流的材料,如一些时文、科普、史地、传记及经典美文等。总之,选材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结构,能满足不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在课外阅读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要遵循一切从效果出发的原则,充分认同学生认知差异的合理性,尊重认知规律,根据学生实际,适当控制阅读量,在不断积累中,使他们的英语学习得到逐步提高和完善。
2、得法(策略指导、多维问题、监控措施和互动合作)
在课外阅读教学的设计上,不能忽视对阅读策略的指导。如有的材料,内容简单,结构明晰,只需浏览,掌握提要,采用略读或跳读的教法即可;有的材料,内容丰富,涵义隽永,则需要师生潜心去精读、去思索、去推敲、去内化、去品味。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是组织教学的核心,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它要求所设问题体现多维度(坡度、深度、高度和力度),并具有适切性、挑战性和生成性。同时,教师对课外阅读的监控措施要及时合理,即教师要形成涵盖学生自我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监视、检查、认识和评价的控制机制,不能放任随意的、漫无目标的阅读。“它包括注意监控、理解监控等策略。理解监控是指把阅读理解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监视和调整,包括明确阅读目的、选择适当的阅读方式、检验是否达到理解的目的、找出理解的不足和错误并加以改正并制定新的策略。注意监控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根据阅读目的,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信息上,防止其它非重要信息的干扰。”(宗兆宏,20xx)互动合作,应该贯穿于课外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正如华东师大章兼中教授所言,“积极有效是一堂好的英语课的本质特征”,“新的和旧的知识、技能、能力也只有相互联结、迁移、互动的动态发展中,才能更快地螺旋式上升,形成和拓展成更广的、新的知识结构”,一堂好的英语课应该有“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应该有“情真意切的双主体心灵交融活动。”(章兼中,20xx)因此,在英语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对相关语篇的阅读和体验中,理顺结构,加工信息,去思考、讨论和实践,进行合作化学习和探究,形成感悟和体会,进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3、得益(适时反馈、多元评价、动态生成和成果分享)
“没有反馈过程的教学活动是低效的'。反馈无处不在,无时没有,它贯穿于课前准备、课中施行和课后反思的教学流程中。”(魏玉平,20xx)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及时的反馈,应具有普遍性,要以篇章的框架和要点为主,还要兼顾班情和学情。要在充分认同学生认知差异客观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适时的反馈。当然,有效的反馈一定离不开合理的评价。适中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是一剂良药,也是一注催化剂。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包涵学生自评(self-assessment)、学生互评(peerassessment)和教师评价(teacherassessment)。在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呈现(成果输出或展示)的评价,要坚持三者兼顾的原则,采用“纵向表扬(评价)与横向表扬(评价)相结合的激励机制”(魏玉平,靳贺良,20xx)。我们提倡:要在预设目标及互动讲评的基础上,机智地处理突发性的或意想不到的问题、话题和情景,通过发散式思维,动态生成新的内涵。我们发现,在英语教学的诸多活动中,学生们非常喜欢参与集体或小组之间的互动,如互评、“合作纠错”(魏玉平,20xx)等。
这类活动,可以让他们彼此之间了解过程性学习的进展状况,在分享成果的喜悦的同时,反思失败的教训,积累经验,再比照自我,激发内驱,促进自身完善,为他们今后人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和情感基础。
二、例探
20xx年4月19日,南京市六十六中(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周化光老师在高一年级开了一堂自主设题、设练的课外阅读市级公开课,在这一方面做了积极且实效的尝试。
他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挑战性和生成性。其教学过程,基于学情实际,凸现了基础教育专家邓可清“人人成功、各得其所”的“位育”(余慧娟,20xx)的理念。其贴近生活的选材和互动的课堂氛围,活化且趣化了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和目标的实现。
在总结课堂要点时,周老师用3个建议(tips)Morereading,Morethinking,andMorequestioning对学生们提出了切实的学法指导。这其实也是老师对学生待人处世的殷切期望,实现了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协调与统一。周老师精心选材,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他还对学生在阅读中可能遇见的问题,前瞻性地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他的设问多元而又灵巧,设练方式多样。他借助“师生互动”和“伙伴互动”,在实现一个个微格目标的同时,巧妙地将认知活动与情感教育揉和在一起,在螺旋式发展中,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跨越。三、启示
1、问题设计(questiondesigning)在英语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参与程度的多少是决定其阅读活动成败的关键。阅读教学是多向的交流(读者和作者的交流、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和学生的交流等)。多向交流的会合与碰撞,会不断发现和涌现问题,所以,问题设计的精当与否就成了决定阅读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设问(教师根据材料预设的问题)、导问(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情境中生成的问题)和提问(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情境中提出的问题或疑惑)。我们认为:设问要有微妙且适度的切入点,要有坡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能拓展学生的思路,体现灵活性、激励性、发散性和开放性。导问要能从学生的角度和高度出发,因人施问,要源于学生,且略高于学生,要能打破思维定势,通过灵巧地设疑启智,使学生内心产生疑窦,引发积极的思考,唤起沉睡的潜能,体现启发性、层次性和多元性。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班,要精心创设切实合理的问题情境,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探究。针对学生的提问,老师要有接受和宽容的胸襟,要认同学生能力差异的现实性和合理性,尤其要关注内向型学生、困难学生和问题学生,要为他们创设机会,架设阶梯,树立其自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进而实现大面积丰收的预期。
2、词块学习(chunklearning)
“词块是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统一体。”(严海燕,20xx)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词块的学习和巩固,注重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对学生语汇语用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我们发现,在处理课本语篇和课外阅读材料时,不少老师没有把词块教学列入课堂教学目标中,一味地探求对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和深层含义的理解,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识记、理会和掌握材料中的词块部分。这是一种“欲速则不达”的极不可取的做法。因为语言知识的积累是理解力形成的基石,没有积累的课外阅读教学是空洞和低效的。鉴于此,我们建议:在阅读教学的材料处理上,教师安排适当的时间,趣化词块教学,强化词汇储备,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搭建词汇网络,以减少或避免其阅读心理上不必要的生疏和焦虑。日积月累的词块学习,从细胞到分子,从局部到整体,绝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在迁移基础上的生成和互动语境中的识记。只有这样,通过不断的积累,形成语感和积淀,才能做到水到渠成,达到自由阅读的上佳境界。
3、话题意识(senseoftopic)
(课外)阅读教学中的话题,通常是从阅读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有课前老师预设的,有课中互动生发的,也有课后反馈生成的。总之,适切的话题,是顺利完成阅读教学的重要把手,是实现阅读内涵生成的有效途径,更是施行高质量阅读教学的标杆。它有助于提高师生的思辨能力,学会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拓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它有助于进行情感和思想的碰撞与沟通,开启部分学生幽闭的心扉,进而释放出无比汹涌的情思;它更有助于开展互动动态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进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心理品质。由此可见,话题意识在阅读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巨大价值和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就话题而展开的讨论,是多样性且开放性的,它取决于话题本身的宽广程度、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教师驾驭能力。但不管怎样,在话题处理的环节中,教师都应担当“学生学习帮助者”的角色,因为让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或是让学生的受益面最大化,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8
教学目的:
一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交流读物的主要内容,理解作品主要表达的观点、思想,同时理解文本中的新颖词汇、句型的意思,揣摩作者写作意图。
二是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阅读的过程,让学生交流碰撞阅读体会、情感体验,沟通分享各自不同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欣赏与品味作品中的精美语言,掌握一些英语语言习惯表达,从读写结合的角度进行写作的分析与指导等。
能力目标:
借助作品中语言表达方法、词汇和句型的学习,激发和提升学习兴趣,丰富语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塑造性格,了解阅读话题的背景知识,了解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围绕阅读过的作品或文章话题内容创设问题情景,与学生讨论、交流,激起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既能快速理解,又能流畅表达,让学生愉快地融合在语言运用的情景之中,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吸取语言知识。注意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情景,鼓励、吸引学习困难的学生参与交流活动。
2、检查学生对阅读过的话题内容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语言结构来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课程讲解:
1、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交流阅读过的课外阅读作品或文章,准备需要研究的内容。小组准备内容:一是从各个不同角度用自己的观点阐述所读内容的.体会,由此较好地达到阅读理解效果。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通过阅读学到哪些新的词汇、句型,还有哪些单词不会,还有哪些短语、句子意思不能理解,并在小组内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请别的小组的同学或老师帮助学习。
3、每个小组根据所读话题阅读内容准备两个或三个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所读过的作品或文章。
4、围绕阅读话题内容每个小组合作编导一个英语对话或戏剧等进行表演。
5、每个小组汇总各自好的阅读策略。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巡视,给予指导,使学生展示时有较好的准备。
三、课程总结
在课外阅读指导课活动结束前,教师有必要让每个课外阅读小组总结交流阅读策略与方法,同时,教师对英语课外阅读技能进行必要的指导。通过指导,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时能够学会找主题句、概括全文的主题、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略读、审读等策略获取有关信息。
四、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的三级上书虫系列The Call of the Wild 及The Secret Garden的阅读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9
一.设计理念
初中是阅读教学的基础阶段,重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技巧,初步形成对语篇表层结构和意义的认知能力,使用阅读策略并通过语篇获取信息的'能力、应用阅读信息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语言目标
1) 重点词汇及短语:unless, deal with , unfair, influence, be angry with, regard,disagreement, development, try one’s best
2) 重点句型: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 ?---By doing sth
2.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读写技能。
2)训练学生通过中心词汇阅读的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
提高英语阅读的能力及从所读文章中了解更多知识。
三.教学方法
1.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
2. 泛读和精读结合。
3. 讨论法。
四.教具
黑板,粉笔,录音机,磁带
五.教学过程
1.重点词汇的呈现(课前已将重点词汇写在黑板右边)。放录音,学生准确流利跟读单词两遍到自己读,会读。
2. Section 1 (Pair work )
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at school/home/in you daily life?
How do you deal with them?
3. Section 2 (Reading)
这一环节主要训练泛读能力。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把问题写到黑板上上,问题如下:
1) What’s the article talking about?
2) How many ways of dealing with our problems are given?
3) How does Stephen Hawking face his problems?
学生精读一遍后,让一个学生口头回答问题,如果不全面,再让全班补充。
4. Section 3
这一环节是使学生对文章的细节更详细的补充了解。
首先,让学生进行第二次阅读,这次速度要稍微快点。几分钟后,让学生在没有看文章的情况下回答3b 的问题。然后通过回看文章核对答案。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听,伴随刚阅读过的印象再次更真实地理解全文。For 3d,请三个学生读出问题,然后小组讨论。
5. Section 4
精读。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准确掌握文中出现的知识点,如短语,句式等。
6. Section 5
这一环节是针对学生写作的训练。
首先,让学生看方格中的例子,然后让学生先写下自己的见解。学生在写的时候,老师要到学生周围走动,以便给学生解决疑难。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10
【摘 要】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追求语言形式的教学,这样做既不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更谈不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那么,如何借助阅读课文来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的多重目标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不同的阅读教学阶段,应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以实现阅读教学的多重目标。
【关键词】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同时对于英语阅读课文的学习既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追求语言形式的教学,这样做既不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更谈不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那么,如何借助阅读课文来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的多重目标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不同的阅读教学阶段,应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以实现阅读教学的多重目标。
一、跳读和读,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 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该模式有利有弊,弊在对学生语言基础知 识的掌握不利, 容易造成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 然而, 由于强调整体篇章理解, 在阅读时采取跳跃式搜索、 猜测等方法, 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 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 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 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 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 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 主要如下:
1、引入题材。可采用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
2、进行快阅。可向学生介绍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 阅读方法。
3、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
二、精读,侧重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字母和单词识别开始,逐步弄懂短语、分句、句子和 语篇的意义。按照这个模式去理解阅读过程,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主要任务就是 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即弄清词、短语和句子的意义。随着学生对课文理 解的深化,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阅读理解的问题,说到底 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 所以, 通过阅读, 可以学习语言知识, 通过学习语言知识, 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密切关系;另外, 中学英语大纲规定,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 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学习与运用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的必然要求。
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归纳知识。可引导学生按语言单位来分类归纳;也可按段落顺序或情节内容 来归纳排列。
2、深化知识。可介绍一词多义、词与词区别、长句分析和逻辑纽带等拓展性知识。
3、运用知识。口头上可采用命题发言、口述大意、复述课文、话题讨论等准交 际或交际练习形式;笔头上可采用改写、缩写、书面表达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 式。
实践证明,把阅读课教学活动分成三个阶段,不同阅读活动阶段采用不同阅 读理论模式以实现阅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恰当的。这 种做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训练;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它有利于 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不同年 级应有不同阅读达标要求,课堂上各阶段的阅读理解训练也应随之有所侧重。
三、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阅读课教学既是一门阅读课,也是一门语言课。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化,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阅读理解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所以,通过阅读,可以学习语言知识,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密切关系;另外,中学英语大纲规定,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四、开展活动,培养自学能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对语篇内容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积极创设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条件和氛围;给予学生明确的阅读目标,并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和能力;鼓励学生表达、交流阅读体验;让学生读有动力,读有方法,读有创造,读有个性。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如搞“书讯交流”、写“循环日记”、开展“读书知识竞赛”等等,指导学生阅读英语简易读物,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阅读潜能,最终达到提高阅读速度及理解效率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吸收英语知识的能力、独立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英语问题能力的人。
当然,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解决教师的教学问题绝不是朝夕之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但教师自身的努力是关键。外语教师需要从转变观念入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满足现代英语教学的要求。
教师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连续活动过程,因此教师之间要大力提倡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还要多读一些有关教学法的书刊,以及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以便了解英语教学的新动向;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开阔自己的思路;要充分利用前人的经验,争取有所创新。
总之,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若能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灵活地把上述教学设计运用于阅读课文教学中,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05-24
初三英语阅读教学设计12-07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推荐12-06
社团阅读教学设计12-05
小学阅读教学设计06-16
英语阅读教学反思07-23
英语阅读教学随笔11-14
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12-07
英语阅读教学目的03-20
英语阅读教学评价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