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回不去的年散文随笔
回不去的年散文随笔1
春节前的俩个月,我随大流开启了抢票模式,眼睛怒争,手脚发麻,眼看快要到手的票就这样飞了,无奈,彷徨。
春节,中国的传统节日,团圆之夜,这天,万家灯火,爆竹声声,佳肴满桌,母亲握着儿子的手,嘘寒问暖,举杯邀明月,对月泪俩行,时间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儿时。
穿新衣,带新帽,家家户户放鞭炮,那时的炮很响,很脆,小朋友们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在院子里追着玩儿,哪儿管鼻子,小脸冻的通红,在过年的前几天,我记得我老是不耐烦的问妈妈,过年好慢啊,把我的衣服拿出来,我就看一眼,把糖拿出来,我就吃一块儿,然后便又转身和小伙伴在院里玩儿了,我们一起握着拳头看着天空的烟花,默默许下新年愿望,我希望每天作业能少一点,另一个小伙伴说:"我希望每天都有新衣服穿"其他小伙伴说:"我希望有糖吃"疯久了,就被各自的母亲叫回了家,
真是年味十足。
而如今,没有了曾经的味道,饭菜,聚会成了胃病的罪魁祸首,新衣服可以每天穿,随时随地,收拾房子成了硬性的功课,我不再盼望过年,每过一年,就长大一岁,即使心里很难为情,但是还是要接受事实,父母亲也慢慢的老去,工作的事情如麻一样的乱,渐渐的与父母聚多离少,压力越来越大。
年,是岁末的总结,年,是游子与父母的牵绊,年是我们少不更事到应对各种场合的见证者,年,遥远的回忆。
回不去的年散文随笔2
偶然响起熟悉的旋律,一瞬竟然记不起歌名。我们是真的不再年轻咯!
北京东路的日子,在毕业的时候几乎每听一遍都是泪流满面。我并不感性,但却也不是无坚不摧。那些走过的日子,动过的情还是不能那么轻易的放下。
走了一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日。那些不变的新闻,似乎就是我们曾经青春的一种轮回。每年这个时候,看到空间刷屏的朋友们,其实也不是真实参与的每场高考,但是只要走过一次,我们似乎都再也忘不了。
每年的一个轮回,却再也变不成当事人。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跌跌撞撞,然后再看着我们的孩子跌跌撞撞。
那些爱过的人,现在怎么样了,你还有联系吗?那些别人不懂的奇怪语言你还能轻笑出声吗?那些曾经快乐的海报现在变成了几毛钱?
走过了6个轮回,再看曾经的一切。轮回没变,人也没变,可是他就是变了。
成长的路上,你的童话还在吗?
回不去的年散文随笔3
十多年前,张艺谋为成都拍了一部形象片《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那个时候的成都没有繁华的街道,没有高端的奢侈品店,没有国际范儿的地标建筑,但当它出现在张艺谋的镜头里时,短短5分钟的时间刻画出了一个鲜活而迷人的成都。
正如《倾国倾城》那首歌里所唱的那样,斜阳染幽草,几度飞虹,摇曳了江上远帆。
多年前,有许多深圳的年轻人喊出了35岁退休,退休后的理想就是去成都生活。成都的休闲文化是整个四川逍遥自在生活文化的缩影,吃喝玩乐样样精。
成都人从来都是将工作和休闲有趣地结合起来,又似乎从来都把两者分得很开,上班就是上班,耍就是耍。在锦江悄无声息流远的时候,成都人闲云野鹤似的过着,喝着茶,晒着太阳,打着麻将。他们给外地人的感觉,似乎是从来就不用工作。
有这样一首打油诗:一个人无事大街上数石板,两个人进茶铺从早坐到晚,三个人猪狗象一例俱全,四个人腰无分文能把麻将编,五个人花样繁多,五零四散,回家吃酸萝卜泡冷饭。将四川人闲适安逸,自足好耍的风貌描绘得淋漓尽致。
贾*凹先生,曾在他的〈入川小记〉里,倾尽了一个数千年比邻而居的陕人对四川成都的美好印象和那种熨帖似的喜欢:我觉得这天恰到好处,脉脉地如浸入美人的目光里,到处洋溢着情味。树叶全没有动,但却感到有熏熏的风,眼皮,脸颊很柔和,脚下飘飘的,似乎有几分醉后的酥软,立即知道这里不比西北寒冷,穿着这绵衣绵裤,自是不大相宜,有些后悔不及了。从街头往每一条小巷望去,树木很多,枝叶清新,路面潮潮的,不浮一点灰尘,家门口,都置有花草,即是在土墙矮垣上,也鲜苔缀满,偶尔一条深巷通向墙外,空地上有几畦白菜,萝卜,一清二白,便明白这地势极低,似乎用手在街上什么地方掘掘,就会咕涌现出一个清泉出来。街上的人多极,却未行色匆匆,男人皆瘦而五官紧凑,女人则多不烫发随意儿拢一撮披在后背,依脚步袅枭拂动,如一片悠悠的墨云,又如一朵墨色的火焰,间或那男人女人的背上,用绳儿裹着一小孩,骑上自行车,大人轻松,孩子自得,如作杂技,立即便感觉这个城市的`节奏是可爱的缓慢,不同于外地,在那乱糟糟的生活漩涡里,突然走到这里,我满心满身的感到一种安逸,舒静,似乎有些悠悠超尘了。
在这个城市,老年人过得很舒服,年轻人过得很滋润,小孩过得很安逸。于是,张艺谋说,这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而成都人和在成都住得惯了的外地人,则都会对你说,这是一来了就扯不脱的城市。因为,他最适合生活,因为,他的生活就摆在那里,活色生香,让你欲罢不能。
时间像一把整形刀,改变了成都的面貌。
十几年后的今天,成都已晋升为国家新一线城市。发展之快,不得不令人感叹:一座千年老成,再也回不去了。
亲爱的朋友,到我的家乡成都,来感受一下不一样的千万古城风韵吧!张艺谋说,这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而成都人和在成都住得惯了的外地人,则都会对你说,这是一来了就扯不脱的城市。因为,他最适合生活,因为,他的生活就摆在那里,活色生香,让你欲罢不能。
时间像一把整形刀,改变了成都的面貌。
十几年后的今天,成都已晋升为国家新一线城市。发展之快,不得不令人感叹:一座千年老成,再也回不去了。
亲爱的朋友,到我的家乡成都,来感受一下不一样的千万古城风韵吧!
回不去的年散文随笔4
“小时候画在手上的表从未走动,却带走了最好的时光;长大了带在手上的表一直在动,却回不到最好的时光。”
从朋友博客看到这句不知是她原创还是转载的话,顺手就敲了句回复:“你让表针倒转就回去了。”然后对着屏幕一阵大笑。笑着、笑着,心底陡然升起一股悲凉,笑容僵在脸上,泪水自眼角溢出。
童年,苦涩又甜蜜的童年,如拆掉的老屋,回不去,再也回不去了!所有与童年相关的往事,都如落入水中的雨丝,消失的无影无踪。童年的一切,都只能向记忆深处搜寻,让我如何不落泪?
在我小的时候,手表与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并列为四大件,别说小孩子,就是成年人也不是人人都能拥有。越是不能拥有越想要,为满足艳羡之心,孩子们就在腕上用圆珠笔画表。然而,我连画的表也没有,因为买不起圆珠笔。
我这代人,在画手表的年龄赶上文革。对文革的记忆,因人而异。我这样的黑五类子女,难免觉得那是人生最黑暗的岁月。
最早的文革记忆是红卫兵来“破四旧”,家里的鱼缸并不旧,不知为何也被摔碎。看着心爱的金鱼在碎玻璃中拼命挣扎,我又惊又怕,却不敢哭。
没了鱼缸还有闹钟,那也是我心爱之物。心型的小闹钟,背面有个银色的金属钮,只要拧几下,就会在早晨嘀嘀的响,准时唤醒父亲,让他能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去郊外农场,给全家挣饭吃。
小闹钟倒霉就倒在它的心型了。
破完四旧,又要跳忠字舞,跳忠字舞之外,还要戴忠字牌。忠字牌就是用红纸剪出一个忠字,贴在心型的木片上,镶块玻璃,拴条红绸带,挂在胸前,用来昭示对领袖的一片赤胆忠心。
大家都要戴,制作的材料难免紧缺。红纸不缺,木片不缺,缺的是心型的玻璃。于是,小闹钟遭了殃。
拆了闹钟做成牌,谁出门谁戴。家里我最小,什么事也轮不到我办,所以全家只有我没戴过。
全家也只有我为闹钟伤心。爸爸不再需要闹钟,他被关进学习班,想睡过头也不可能。我没体会过戴上忠字牌的自豪和喜悦,只品尝过失去闹钟的闷闷不乐。
流行的东西都很短命,忠字牌也没戴多长时间。我们家被遣送农村时,那个曾经被大家争抢的牌牌,跟许多废物一起被遗忘在墙角。
到了乡下才知道,农村没流行过戴牌牌,更不可能戴镶嵌玻璃的牌牌,因为连窗户都是糊的纸,煤油灯能戴玻璃罩的都算富裕人家。我想,要是早点下放农村就好了,就能保住小闹钟。
农村不戴牌,也没有小朋友在手腕上画表,因为大家都跟我一样,买不起圆珠笔。作业本用完正面,翻过来,用背面。铅笔,用到最后,短到握不住,接上段树枝继续用。甚至不买铅笔,买铅笔芯,插进嫩树枝里,当笔用。不过,这是个技术活,铅笔芯很容易折断,弄不好,那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世事苍茫,人间桑田。现在的孩子没有再画表的,现在的大人也不再戴表,除非你是土豪,舍得把十几万几十万套在手腕。现在不是只有表能计时,手机、平板电脑、计算器……有计时功能的电子产品多的是。现在的表也不是只能计时。苹果智能表,能打电话、能导航、还能监测你的健康。
外甥女给她三岁的儿子买了块儿童表,我看了颇为惊奇。奇的不是表的质量精良走时准确,而是那个表带,一甩,唰一下直如标杆,一拍,又唰一下卷成满月。
“这是什么材料做的啊?比狗都听话。”
这表让我十分喜爱,小孩子却玩了几天就弃之如敝履。我喜欢,是因为这表有个比狗更听话的带。人类,都有支配欲,都是喜欢比狗更听话的东西的。如今的孩子,这么小,就能拥有比狗更听话的表,多么幸福,然而,蜜吃多了不甜,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的童年没有表,却要让自己比狗更听话。这样的童年,却仍然让我怀念,因为,经历过的苦难是人生的财富。我的节俭、我的勤劳、我的坚韧,谁能说不是贫困多难的童年所赋予?从这个角度说,童年的一切都是美好,包括吃过的苦,经历的痛。
时光不能倒流,失去的一切都不可能再现。童年,无论酸甜苦辣,都是再也回不去,唯有记忆永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回不去的年散文随笔】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回不去的梦散文随笔05-23
回不去的故乡-散文随笔03-19
散文随笔回忆,回不去的记忆06-06
回不去的如初散文随笔08-24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散文随笔08-26
回不去的那些年作文300字09-10
回不去故乡散文03-14
回不去的是昨天经典散文03-08
经典散文:回不去的回忆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