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奥数题目答案

时间:2023-07-19 14:10:09 秀雯 数学 我要投稿

奥数题目答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练习题,做习题可以检查我们学习的效果。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掌握由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知识,什么样的习题才是科学规范的习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奥数题目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奥数题目答案

  例四:动物园里要举行拔河比赛,大象妈妈带领一些小动物去参加,出发前大象妈妈说:“小熊你数一数共有几个小动物?”小熊高兴地数着:“从排头数我是第6位,从队尾数我是第5位,有几个小动物呢?”小熊在想。小朋友,你能帮小熊算一算吗? 点拨一:从排头数,小熊是第6位(小熊已数过一次),从队尾数,小熊是第5位(这里小熊又数过一次),那么小熊就数了两次。小熊本身是一个小动物,数两 次就算两个小动物了,那就多了一个,那么应该减去一个小动物。

  解法一:5+6-1=10(个) 答:共有10个小动物。

  点拨二:小熊从排头数,它是第6位,就是说他前面有5个小动物(6-1=5,这里的“1”是减去他自己);从队尾数它是第5位,这里算了他自己,这样他自己就 算了一次。所以在加上5就是共有的小动物数。

  解法二:6-1+5=10(个)或5-1+6=10(个) 答:共有10个小动物。 说明:小熊从排头数一次,从队尾又数一次,这样他自己被数两次,多数一次,这是本题的重点,也是难点。

  奥数题目答案

  甲乙的年龄

  甲对乙说:“我在你这么大岁数的时候,你的岁数是我今年岁数的一半.”乙对甲说:“我到你这么大岁数的时候,你的岁数是我今年岁数的2倍减7.”问:甲、乙二人现在各多少岁?

  答案与解析:从已知条件中可以看出甲比乙年龄大,甲乙年龄差这是一个不变的量。

  甲对乙说“我在你这么大岁数的时候”,意思是说几年以前.这几年就是甲乙的年龄差.因此甲整句话可理解为:乙今年的岁数,减去年龄差,正好是甲今年岁数的一半.乙对甲说“我到你这么大岁数的时候”,意思是说几年后.因此,乙整句话可理解为:甲今年的岁数,加上年龄差,正好是乙今年岁数的2倍减去7。即甲今+年龄差=2×乙今-7。

  奥数题目答案

  有一架时钟,每到整点都用响声报点,到几点就响几下。这架时钟一昼夜响多少下?

  点拨:整点时间,几点响几下,就是一点时钟响1下,亮点时响2下,三点时响3下......十二点时响12下,一昼夜是24小时,时针要转两圈,可以先算出转一圈响的下数,在乘以2,就是一昼夜响的下数了。

  解:1+2+3+......+12

  =(1+12)*122

  =13*6

  =78(下)

  78*2=156(下)

  答:一共要响156下。

  奥数题目答案

  一本书共200页,如果页码的每个数字都得用一个单独的铅字排版(比如,“150”这个页码就需要三个铅字“1”、“5”和“0”),问排这本书的页码一共需要多少个铅字?

  答案与解析:

  分段统计,再总计页数铅字个数

  1~9共9页1×9=9(个)(每个页码用1个铅字)

  10~90共90页2×90=180(个)(每个页码用2个铅字)

  100~199共100页3×100=300(个)(每个页码用3个铅字)

  第200页共1页3×1=3(个)(这页用3个铅字)

  总数:9+180+300+3=492(个)

  奥数题目答案

  小鸭渡河

  有一只小鸭在一条小河的两岸之间来回地游。若规定小鸭从一岸游到另一岸就叫渡河一次,请想一想

  ①如果小鸭最初在右岸,来回游若干次之后,它又回到了右岸,那么这只小鸭渡河的次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②如果小鸭最初在右岸,来回地游,共渡河101次之后,小鸭到了左岸还是右岸?

  【解答】

  ①1小鸭渡河的次数是偶数。因为游一个"来回"就叫渡河两次,是个偶数,游若干个"来回"又回到右岸,就是若干个偶数相加,所以,总的渡河次数必为偶数。

  ②2小鸭渡河101次以后,到达左岸。因为渡河1次、3次、5次……等奇数次后必到达左岸。

  奥数题目答案

  小白兔有12个萝卜,它给了小灰兔3个萝卜后,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小灰兔原来有多少个萝卜?

  答案:

  12-3-3=6

  填数字计算(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填数字计算

  在下面的○中填上数字,使得每一条线上的三个○中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15

  解:因为每条线上的三个○里的数之和都等于15,所以要求第三个数,就必须用15减去已知的两个数的和。

  因此第一个○中应该填15-8-1=6 第二个○中应该填15-2-4=9

  第三个○中应该填15-3-7=5

  填数字计算(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填数字计算

  在下面的○中填上数字,使得每一条线上的三个○中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15

  解:因为每条线上的三个○里的数之和都等于15,所以要求第三个数,就必须用15减去已知的两个数的和。

  因此第一个○中应该填15-8-1=6 第二个○中应该填15-2-4=9

  第三个○中应该填15-3-7=5

  奥数题目答案

  1、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

  分析:和差基本问题,和11270米,差2270米,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 解:铁路桥长=(11270+2270)/2=6770米,公路桥长=(11270-2270)/2=4500米。

  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分析:先将一、二两个小组作为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利用基本和差问题公式得出第一、二两个小组的人数和,然后对第一、二两个组再作一次和差基本问题计算,就可以得出第一小组的人数。

  解: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180+20)/2=100人,第一小组的人数=(100-2)/2=49人。

  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分析:从甲筐取出放入乙筐,总数不变。甲筐原来比乙筐多19千克,后来比乙筐少3千克,也即对19千克进行重分配,甲筐得到的比乙筐少3千克。于是,问题就变成最基本的和差问题:和19千克,差3千克。

  解:(19+3)/2=11千克,从甲筐取出11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奥数题目答案

  1、甲、乙两位学生原计划每天自学的时间相同,若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则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等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问:甲、乙原订每天自学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分析: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甲比乙多自学一个小时,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等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甲是乙的6倍,差倍问题。

  解:乙每天减少半小时后的自学时间=1/(6-1)=1/5小时=12分钟,乙原计划每天自学时间=30+12=42分钟,甲原计划每天自学时间=12*6-30=42分钟。

  2、一大块金帝牌巧克力可以分成若干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小块。小明和小强各有一大块金帝巧克力,他们同时开始吃第一小块巧克力。小明每隔20分钟吃1小块,14时40分吃最后1小方块;小强每隔30分钟吃1小块,18时吃最后1小方块。那么他们开始吃第1小块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分析:小明每隔20分钟吃1小块,小强每隔30分钟吃1小块,小强比小明多间隔10分钟,小明14时40分吃最后1小方块,小强18时吃最后1小方块,小强比小明晚3小时20分,说明在吃最后一块前面共有(3*60+20)/10=20个间隔,即已经吃了20块。那么,20*20=400分钟=6小时40分钟,14时40分-6小时40分=8时。

  解:18时-14时40分=3小时20分=3*60+20=200分钟,已经吃的块数=200/(30-20)=20块,小明吃20块用时20*20=400分钟=6小时40分钟,开始吃第一块的时间为14时40分-6小时40分=8时。

  奥数题目答案

  鲁本叔叔同辛西娅婶婶到市里买东西。鲁本买了一套衣服、一顶帽子,用去15美元。辛西娅买了顶帽子,她所花的钱同鲁本买衣服的钱一样多。然后她买了一件新衣,把他们的余钱统统用光。

  回家途中,辛西娅要鲁本注意,他的帽子要比她的衣服贵1美元。然后她说道:"如果我们把买帽子的钱另作安排,去买进另外的帽子,使我的帽子钱是你买帽子钱的1又1/2倍,那么我们两人所花的钱就一样多了。"鲁本叔叔说:"在那种情况下,我的帽子要值多少钱呢?"你能回答鲁本的问题吗?还要告诉我:这对夫妻一共花了多少钱?

  第一题答案:

  设x表示鲁本叔叔实际所买帽子的价钱,y表示他的衣服的价钱,则辛西娅所买帽子的价钱也是y,而其衣服的价钱为,x-1。我们知道,x+y等于15美元,所以如果将他们所花费的15美元分作两份,而其中一份是另一份的一倍半的话,则一份必然是6美元,另一份必然是9美元。利用这些数据即可列出下列方程:

  9+x-1=6+15-x。

  由此可求出x为6.50美元,即鲁本买帽子所花的钱。从而他买衣服所花的钱为8.50美元。于是得知:辛西娅买帽子用去8.50美元,买衣服用去5.50美元,全部消费金额为29美元。

  奥数题目答案

  容斥原理

  三年级科技活动组共有63人。在一次剪贴汽车模型和装配飞机模型的定时科技活动比赛中,老师到时清点发现:剪贴好一辆汽车模型的同学有42人,装配好一架飞机模型的同学有34人。每个同学都至少完成了一项活动。问:同时完成这两项活动的同学有多少人?

  解:因42+34=76,76>63,所以必有人同时完成了这两项活动。由于每个同学都至少完成了一项活动,根据包含排除法知,

  42+34-(完成了两项活动的人数)=全组人数,即76-(完成了两项活动的人数)=63。

  由减法运算法则知,完成两项活动的人数为76-63=13(人)。

【奥数题目答案】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初中奥数题目及答案01-27

小学经典奥数题目06-16

奥数题及答案:等量代换01-19

行程问题奥数题及答案01-26

初中奥数题目十题01-26

奥数题答案:彩旗颜色问题02-18

牛吃草问题的奥数题及答案01-20

奥数练习题及其答案04-24

时钟表盘的奥数题及答案01-20

奥数题及答案:阴影部分面积01-27